编者概述:北极沿海国家就延期在北极公海领域捕捞达成一致协议。但是,协议的生效还需获得其它捕捞大国的支持。

       专家指出,北冰洋中心海域可能不存在丰富的商业鱼类资源。然而,随着北冰洋海水温度的上升以及冰川的日益融化(至2012年季度末,北冰洋40%的海域已无冰川覆盖,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点可能会有所变化。

       7月6日-8日期间,来自九个国家以及欧盟的代表在加拿大伊魁特展开会晤,继续讨论是否应该延期在北冰洋中心海域的捕捞活动。事实上,早在2009年,对该议题做出的努力就已开始。

      推迟在北冰洋沿海国家(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专属经济海域之外地区的商业捕捞,旨在给科学家们一些时间,研究捕捞活动将会带来的影响,更加了解北冰洋生态系统运作机制,从而确定该海域是否适宜捕捞以及适宜何种类型的捕捞活动。

       2014年,上述努力取得第一个值得称道的结果,在努克召开的一次未引起注目的会议上,来自北极沿海国家的代表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代表达成一致,尽管未能定下延期捕捞(原因可能在于捕捞活动不会在短期内开始)的协议,但各国“希望采取适当的临时措施,制止未来在北冰洋公海海域的无管制捕捞”。

       此后,北极沿海国家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努力:2015年在奥斯陆展开会晤,与会国家同意禁止本国船只在该海域捕捞,直到国际认可的管理项目到位为止。

       同时,沿海五国也承认,延期捕捞的协议的达成,离不开主要捕捞大国以及欧盟的支持。

       达成这样一个协议,是随后展开的磋商活动的目标。冰岛和欧盟都参与了2015年12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会议,二者均同意达成保护协议,并表示愿意同其它国家一起提供支持。

       几个亚洲国家似乎对签订保护协议也十分认真。例如,韩国政府在3月份召开圆桌会议,似乎在暗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加入合作,阻止过度捕捞。

       然而,在2015年12月的会议之前,就流传,即使亚洲国家同意签署该协议,也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政治和商业利益。他们再次表示看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但是,假如他们不是为保护鱼类资源,而是另有目的,那就需要另外采取措施——不仅要禁止这几个国家“展现”其努力,还要“赶走”他们的协商代表。


编译:黄瑞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