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蕴含着全球未发现的30%天然气和13%原油。这与西伯利亚的埋藏量相等,且一直未曾发掘。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在这样的北极时代下,北极资源成为了交易对象。

       上世纪时,北极仅以子午线为原则进行划分。因此,与美国相比,俄罗斯拥有着北极大部分的地区。但当时北极地区皆是荒漠无生命,无倾注政治军事力量的价值,所以美国未对北极有较大关注,并不急于开发,更多是关注页岩天然气的分布。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现在世界各国开始将北极誉为“新中东”。丰富的碳氢化合物、全年开放的北极航路,即所谓的西北航路与苏伊士和霍尔姆斯克相当的北部航路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不久北极可能将会在地政学的重要性上成为世界各个大国对立的焦点。

       那么各国势力分布如何呢?高等经济学院的专家表示俄罗斯是主角。俄罗斯领海下拥有大部分北极区域且持有破冰船舰队。因此俄罗斯可在偏离俄罗斯沿岸的航路上航行,大幅缩短了航距。若在冰冻时进入港湾半年期间将无法驶离。现在情况有所改变。而且随着船头各异的破冰船的登场,不仅可以探寻北洋深部,入江入河口也可以进入。这种情况更有利于俄罗斯,而且俄罗斯的破冰船数量远超其他国家的总数,同时还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核动力破冰船。除俄罗斯以外估计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可有此装备。有了这个核动力的大型船只,可破开冰层也可抵抗北极的冰水,没有其无法进入的世界。

       美国深刻认识到俄罗斯在北极方面的优越性,担心自身在北极方面的战略性败北,从现在开始的10年内美国将在地政学地域方面投入150亿美元。首先是落后于北方诸国的破冰船舰队。从这可以看到协助美国缩小巨大差距的同盟国吗?

       毋庸置疑,北极大国中可与俄罗斯进行抗衡的只有美国,但是美国没有破冰船舰队。但是其太平洋地区的同盟诸国韩国和日本可能助其一臂之力。两国有着长久的油轮制造历史和高超的造船技术。但是未曾制造过可进入北极圈的破冰船。因此俄罗斯还是领先一步,俄罗斯相关课题也需考虑此问题。但是危机之中想要坚持如此并非易事,这需要国家对北极投入大量且长期的投资,这样几十年后可能取得超常的利益。中国可勉强承担投资俄罗斯造船业的风险且已开始实施。中国在筹措俄罗斯远东的工厂的资金,已在那制作出了首艘石油油轮破冰船。

       中国自己制造的破冰船数量仍较少,但从可制造破冰船这一点可看出中国对北极的高度关注。北极航路是亚欧之间最短的航路,日本由此去欧洲比通过苏伊士运河航行缩短40%的距离。若此可实现,中国的廉价商品也可远销欧洲——这个比美国更大的市场。

       今天韩国也开始破冰船的建造,看似与北极无关,事实上各国都在高度关注北极发展。

       日本也发表了本国的北极战略。在资源枯竭的当下,要求我们发现和开发新的能源获得源。与日本相比,韩国、中国更早加入制定“北极游戏”规则的北极评议会,现在重要的是,日本应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北极问题的局外人。

       日本这样的认识可能会对俄罗斯有所帮助。 与中东相比,北极海域俄罗斯大陆架下的能源资源是十分安全的,开采后即可平安送达日本。同时可全年使用北极航路也是吸引日本投资北极项目的一大因素。


编译:刘婷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