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霍巴特,为期两周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年会(CCAMLR)第35届年会结束。本次会议达成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预警性捕捞限额的延续,对韩国违规渔船洪金707号的禁令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罗斯海保护区提案获得通过。

  自2005年起,CCAMLR开始了“在公约区域内建立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的讨论,并指出罗斯海是网络中的重点保护区域之一。2012年以来,CCAMLR针对新西兰和美国提出的罗斯海保护区提案和澳大利亚、法国与欧盟提出的东南极海洋保护区网络提案进行了持续的讨论。由于委员会的决策机制是全体成员协商一致,提案方可通过。这导致了两个保护区提案几经修改,却一直没有获得委员会的一致支持。然而,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提案进程并未因此停滞,今年欧盟提出了威德尔海保护区的提案,而阿根廷与智利合作的西南极半岛提案也已经开始了的科学上的准备工作。

  中国和俄罗斯多年来一直对南极海洋保护区持保留意见。2013年以来中美之间针对罗斯海开展多次对话,去年在两国首脑的高层共识的推动下,中国公开表达了对罗斯海提案的支持。在今年年会的第二周,因为俄罗斯态度的转变,委员会通过了对修改后的罗斯海保护区提案。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55万平方公里,其中112平方公里是严格禁止捕鱼的区域,同时也包括可以开展研究性捕鱼的特别研究区和磷虾研究区。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条法司曲文胜参赞表示,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果感到满意,与会各方发挥了合作与妥协的精神,达成多项积极成果。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的通过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这只是一个开端,保护区的管理、科研等目标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

  “CCAMLR今天在罗斯海设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保护了企鹅、海豹、鲸类和无数其他生物的家园。”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南大洋项目负责人安卓娅.卡瓦纳说道,“这一决定体现了CCAMLR践行其南极海洋保护者责任的决心。”

  国际环保组织网络南极海洋联盟的项目主任麦克.沃克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各国不能就此停住脚步。他说这是这些国家第一次搁置分歧在南极的公海设立大面积的保护。35周年的保护期限与科学的建议的长期保护尚有距离,但是我们有信心南大洋保护的效果会明确显示出来,有效的保护在国际社会的合作下能一直持续下去。

  作为南极海洋联盟一员,非政府组织创绿中心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成果:“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尽管比CCAMLR自己制定的建立代表性海洋保护区网络时间晚了4年,但是毕竟迈出了步伐。”创绿中心研究员陈冀俍认为,“在南极海洋设立保护区涉及渔业的经济利益,大国的地缘政治,海洋法治等多方面因素。能迈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

  海洋保护区的讨论体现出中国在南极海洋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明年五月,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将在 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