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为亚洲国家追求自己在北极的利益提供了一个途径。

       2016年9月28日,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和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宣布中俄极地工程研究中心启动。该中心旨在研究如何促进北极工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开发极地地区冰上作业平台,研制极地地区使用的抗冻混凝土,冰荷载对船只的影响以及不同冰上工程结构的可靠性。

       在过去的几年,参与北极科学研究已成为亚洲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一个核心原因是,亚洲国家渴望了解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以及这一变化对亚洲国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例如中国专家称,由于北极气候变化加大了中国沿海主要农业区的洪水风险,所以北极气候变化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印度则担心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印度季风可能产生影响,因为印度季风是影响该国农业的关键因素。

       推动亚洲国家踊跃参与北极科学研究项目的第二个原因是,通过突出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亚洲国家可以证明他们在该地区日益增多的利益,并以此确保他们在该地区的存在。

国际北极论坛

       亚洲国家遵循三个主要路线来追求他们的北极科学外交目标。一是参与国际北极合作机制。2013年,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获得北极理事会(AC)观察员国地位,其中一些国家也成为其他著名北极合作组织和论坛的成员,如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纽约-Å奥勒松科学管理委员会(Ny-Ålesund Science Managers Committee)和国际极地年活动。长期来看, 积极参与此类论坛的工作,可以作为亚洲国家未来独断参与北极管理的背景,并使之合法化。一些亚洲专家呼吁更加积极地参与北极治理事务。加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地位的讨论也正在举行,特别是在北极理事会工作组决策议程中增加亚洲国家的权利的讨论。这一趋势的最新例子是2016年7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关于加强北极科学合作的新文件的协商。观察员国和北极国家一起,共同参与了这一政府间文件的制定。

共同的科学项目

       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北极科学研究的第二条路线是与国际科学界实施联合项目。特别是亚洲各国通过在挪威斯瓦尔巴岛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站,以及在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以证明自身对科学的重视。其中,中国已成为最活跃的成员,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该地区的科学研究的数量持续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北极科考。中国在南极和北极的年度科研经费达1500万美元。

       最近,中国在冰岛北部启动了一处中国-冰岛极光天文台,“与冰岛研究机构合作对北极光进行研究。”中国也希望加强与其他北极国家的科技合作,已经和加拿大政府就关于在加拿大西北地区开放一个北极研究基地问题进行讨论。

       韩国也作为国际研究小组的成员参加了北极研究项目。例如,在1999年两名韩国科学家与日本地质调查局一起开展了研究活动,2000年8月韩国与俄罗斯极地研究所进行了联合科考。韩国是第一个发布官方北极政策文件的亚洲国家,即《2013泛北极政策总体规划》。在该文件中,韩国声称自己是一个可以为北极开辟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国家。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有助于国际社会的北极伙伴关系。

       至于日本,1988年,日本在阿拉斯加大学与其他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北极研究中心(IARC),该项目使各国的研究者能够开展联合研究,建立“对北极的综合了解…以及对北极在全球体系中作用的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开发北极地区专业知识

       最后,第三条路线意在建立和促进各领域的内部专业知识,以促进对北极地区正在发生的变化的全球理解,以及推动亚洲国家的科学和政治利益。在过去的几年里,亚洲专家编写的北极出版物的数量显著增加。虽然自然科学的主题占大多数,但诸如北极地缘政治,北极治理和亚洲的北极地区政策等问题,也在亚洲学者中得到了广泛讨论。

      另一个例子是,2013年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CNARC),它为学术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以增加人们对北极知识的了解,促进北欧和中国科学家在北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2015年,日本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省推出了被称为“北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ArCS)”的五年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阐明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供对未来的准确的预测和环境评估。

       为了共享知识,亚洲各国纷纷召开北极会议,包括举办北极科学峰会周,组织北极夏季学校,和制订教育计划和课程。例如,新加坡已经为北极原住民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韩国已经建立了韩国北极学院。

       总之,参与北极科学研究解决了亚洲国家在北极和北极地区之外的政策目标。首先,目前对亚洲国家在北极地区角色的讨论(尤其是大众媒体上),推动了亚洲国家通过科学研究参与该地区事务,同时评估了他们在该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其次,科学研究可以被视为发展与北极国家关系的起点,或维护现有关系的工具。例如,尽管挪威和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紧张,两国依然继续共同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在北极科学领域。最后,通过提高人们对导致北极环境系统快速变化的原因以及该现象给全球带来的影响的了解,科学活动也成为了提高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

作者简介:NadezhdaFilimonova,俄罗斯国家水文气象大学副校长发展事务助理

Svetlana Krivokhizh博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研究院高等经济系副教授


编译:宋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