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关注过北极媒体报道的人,即便不是特意关注的,也都知道各国为了北极这片世界之巅正在酝酿一场战争。气候变化使得保护北极的冰层正在融化,其广阔的陆地和海洋以及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正处于开放之势。但是北极国家在如何分配这些资源的问题上未达成统一意见,而且许多国家在北极的主权声明上存在矛盾。因此,目前人们对北极的主流定位是一片各国争夺主权,甚至为其开战的地区。“北极争夺”、“新冷战”,甚至“北极战争”等博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经常出现,这些新闻通常是介绍公众及政策制定者是如何看待北极的。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及其在北极强硬的姿态经常使局势变得更加戏剧化,也经常促使其他国家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金投向北极。俄罗斯和美国之间频繁的较量就是很好的证明:俄罗斯有40艘破冰船,而美国只有两艘;俄罗斯正大规模提升其在北极的军事实力,而美国则相对停滞不前,等等。如果美国还不能高度重视北极,那俄罗斯将会跟随破冰船舰队去征服北极,获取财富,而美国则只有眼睁睁看着的份儿。

       然而,所有这些恐慌以及备战的言论都被误导了。2008年,北冰洋沿岸的五个对北极领土管辖权存在矛盾的国家联合签订《伊卢利萨特宣言》(Ilulissat Declaration),公开重申他们承诺将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丹麦外长默勒希望各国能够借此机会“彻底粉碎‘争夺北极’的谣言。”然而时间证明事实非他所愿)。强调这次是重申是因为俄罗斯早在2001年就依法提交了第一次申请,而且比这次更为重要,原因有二:第一,这表明北极国家已经开始积极致力于和平解决长达15年的分歧;第二,这体现了北极国家中最捉摸不定的国家对这一和平、以规则为基础的进程的做出的重大承诺。即使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时候,北极合作依然保持稳定。

       北极合作的例子还比比皆是。北极国家经常进行联合调查任务来绘制他们的大陆架(这就是评论家们认为引发北极国家间矛盾的一个原因),俄罗斯和挪威也于2010年针对巴伦之海域中大陆架的边界问题达成协议,两国在该地均有重大利益。另外在去年,八个北极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的海岸警卫队签订了一份有关信息共享和联合作业的合作协议。最后,也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八个北极国家于1996年成立了北极理事会,该论坛致力于共同处理北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广义地说,是为了“促进北极国家间的合作、协调和互动。”通过北极理事会,他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签订了许多管理北极活动的、具有约束力的条约。

       然而,尽管合作已经非常广泛,但是依然有一场针对北极的战争正在进行,只是这场战争无关军队,而是关于媒体和政策制定者们如何看待北极以及北极的国际关系问题。近十年来,有关北极是引发冲突的威胁这一说法一直在大众言论中占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北极方面的专家开始纠正那些缺乏认识的论断,并向公众及官员们展现更好的北极形象。

       如何定义北极对各国如何对待北极意义重大。虽然北极仍然是一片氛围和平、合作良好的地区,但如果相关言论继续被不利论断主导,那这些观点也许会影响各国的北极政策及国际关系。这样,这些言论就要成为现实了。

       时任加拿大总理的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所作的一些言论使这一危险更加显现出来,他在提及新的北极军事举措时说道:“加拿大捍卫在北极的主权时有一个选择:要么使用,要么放弃。”最近,美国众议员邓肯•亨特(Duncan Hunter)也将针对北极的恶意言论带入了政策领域:“冷战是结束了,但是美国和俄罗斯再一次卷入了开发北极的直接竞赛中。”

       根据上述讨论,这些言论中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就目前来看,如果加拿大不大规模增加其在北部的军事活动,其他国家就会掠夺其北极领土的说法是相当极端的。至于众议员亨特的言论,首先,并不存在北极竞赛,其次,美国和俄罗斯尚未针对北极展开任何直接竞争。话虽如此,如果国家间对话中加入了民族主义和假想敌的话,地缘政治竞争和冲突的风险将迅速增加。

       必须明确的是,各国已经并且很可能继续在北极进行显著的合作,因为北极国家在地区稳定和法治方面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不这样的话,概念上的北极战争论转变为武力战争的风险将会增加,北极乃至世界将会受到不必要的威胁。

作者简介

Andreas Kuersten是美国军中最高级别的法院,武装力量上诉法院(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Armed Forces)的法官助理。Andreas曾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负责北极项目,也曾是北极夏季学院(Arctic Summer College)的研究员。他的研究成果刊登在许多杂志中,包括《外交》、《福布斯》、《蒙特利尔评论》和《西雅图时报》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译:马萃辰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