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逐渐成为中美关系的试验区域。如今,全球都致力于寻求方法,应对气候变化给北极带来的改变,北极有望成为中美两大世界强国寻求和平共处的范例。

       中美两国都对北极颇感兴趣,但各中原因却有所不同。由于阿拉斯加州毗邻北极,美国因此成为五个拥有北冰洋海岸线的国家之一,在北极享有管理的权利。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渔业捕捞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船只拥有国。在资源丰富的北极地区,渔业和船舶业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个北极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和丹麦(因为格陵兰岛)——认为,既然一个广泛的国际法律框架已经在北冰洋施行,就没有必要再建立一个法律框架。但是,北极地区的海冰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从前冰层覆盖的区域,人类活动日益增加,集中捕捞、海运、旅游、生物勘察、矿产开发的可能性也日益提高。明显,要应对这些改变带来的巨大挑战,北极治理机制不得不加速升级。

紧张态势

       近年来,由于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中国日益强调其在区域和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在外交领域也越来越活跃。例如,目前,中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旨在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这一项目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仅2016年,“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就包括: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正式开放,由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经营;建立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海军基地——吉布提海军基地。

       奥巴马总统在职期间,美国推行亚洲-太平洋重新平衡战略,试图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上台,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特朗普在参加竞选期间,曾指责中国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来“掠夺”美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谴责美国是南海紧张局势的幕后推手。美国打算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也使中国愤怒不已。

       中美两国都拥有核武器,而特朗普在任期间,两国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恶化成经济或军事对峙,不由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的利益

       崛起中的大国与传统大国之间的角逐,带来全球治理体系的变化,北极有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升级北极治理机制能够为中美合作提供理想的试验区域。

       中国可能很快会出台制定的第一份官方北极政策。在2015年召开的第三届北极圈大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已明确将自身定位为“近北极国家”,是北极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张明说道,中国政府相信,环境变化和北极资源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农业、运输业、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中国愿意为建立北极治理体系贡献力量。

       到目前为止,对于北极事务,中国一直强调合作态度,为配合与美国在世界其它地区的对抗,在北极治理上,中国可能会更加坚定自信。例如,中国可能会利用北极地区,使美国在南海争端上妥协让步。

美国的领导地位

       从美国方面来看,北极能够为检验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提供立见分晓的效果。迄今为止,在众多全球性的问题上,美国一直扮演着领导人的角色,在北极也无例外。例如,美国曾主导协商制定在北冰洋中部公海海域捕捞的管理规定。系列协商活动始于2007年,由美国国会联合决议通过,号召暂时中止北极渔业活动,直到有了充足准备再重新开始。

       2015年,北极五国采纳了《奥斯陆宣言》,邀请中国、欧盟、冰岛、日本和韩国加入开发针对北冰洋中部海域的区域渔业组织。

选择

       在美国的领导下,“北极5+5”协商取得重大进展,该团体最新的一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至18日期间于冰岛雷克雅未克召开,会议发表声明指出,已就大多数问题达成一致,承诺不久将总结协商结果。

       中国尽管在远洋捕捞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系列协商活动中却并没有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潜在的示范区域

       中美在北极地区的关系还能为检验特朗普在任期间的外交成果提供视角。奥巴马在任期间,美国外交曾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奥巴马政府将北极中部地区的渔业捕捞纳入第八次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气候变化特别联合会议。美国率先提出制定北冰洋中部海域渔业捕捞管理办法。在2016年9月举办的杭州G20峰会上,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一次双边会谈中重申了这一点。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在中国-北极外交上取得的成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政府会支持“北极5+5”协商。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够继续有效干涉中国在北极治理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还有待观察。

       未来,北极治理不可能只受中美关系的影响,反之,北极的治理问题或许能够为中美合作提供示范。


       作者简介:刘能冶(Nengye Liu)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法律系资深讲师,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研究员。Michelle Lim是阿德莱德大学环境和可持续法讲师。


编译:黄瑞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