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促进了冰层融化,使船只能够更容易地绕行冰冻的北极地区。同时,旅行者对北极地区美景叹为观止,被体验式旅游而吸引,而且他们更清楚这可能是在冰川彻底融化之前,他们唯一一次能够看到鬼斧神工的风景的机会。对于某种特定类型的游客而言,即使北极航行一周起价为12000美元,他们也并没有觉得价格过于昂贵。


image.png

冰川融化 更多船只通过加拿大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的政治复杂性在于它涵盖了三大洲的八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因此对其旅游业进行适当监管并非易事。北极地区的旅游船只可以穿过一方国际领土到另一方,每一部分特定区域都有自己专门的监管系统来管理安全实践及预防污染。(各国注册船只都已有相应单独的行为规范,其中已表明可做可不做的行为,这也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南极洲,情况更加简单明了。尽管已有许多国家宣称其在南极洲内拥有主权领土,但都未得到国际认可。因此在1991年,国际社会便成立了独立的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tarctica Tour Operators),该协会不受任何政府实体管控,制定其自己准则。根据《旅游研究年鉴》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发表的一篇论文,北极地区拥有众多管辖区,但各国之间并未达成平等协议,从而导致了所谓的制度真空,即监管未实施或实施不一致。该年鉴是由来自法国和加拿大的Giovany Cajaiba-SantanaOlivier Faury和 Maarouf Ramadan撰写而成。

没有合法的中央机构

Cajaiba-SantanaFaury Ramadan三人写道:“目前,没有合法的中央当局或者机构来管控该地区的游轮运输发展。”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于2017年采用《极地水域营运船舶国际规则》(The International Code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俗称《极地规则》(Polar Code)),部分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是两年后,其争议不断,且被证明内容并不完整,尤其是在游轮方面。非政府环保组织担心该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以保护北极野生动植物。与此同时,它未能解决包括碳排放、船只使用剧毒重质燃料油(HFO)的权利以及海底噪声污染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可能使弓背鲸、白鲸、海豹和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迷路,受到困扰。

作者们写道,对安全程序、上岸游览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危害的指导方针没有得到充分的监管,或者说以上方针决定权交给了诸如北极探险游轮运营商协会(AECO)等组织,但其实这些组织根本没有监管权。

AECO正在尽力而为。本月早些时候,该协会宣布加强其责任监管,对重质燃油实行自我禁令。该合作社与北极运输业(包括巡航)接触最紧密,有其监督机构,但该合作社的成员资格是随意的。作者指出,许多旅行社选择不加入该协会,这就“限制了该组织管理该地区各方行为规范的能力”。来自大约30家公司的60艘船只加入了该组织,他们写道,但是还有更多船只并未加入。(与此同时,其南极同等机构管理更加到位,已拥有超过100个成员和附属组织。)

极地规则的局限性

在编写《极地守则》时,IMO未与包括因纽特人和其他土著群体在内的当地社区进行磋商。作者指出,尽管没有“与当地社区互动的准则”,但是沿海访问通常是这些航行的关键部分。它并未提供与这些沿海站点的动物互动的最佳实践方案:2018年,在一只北极熊袭击游轮警卫的一名同伴后,该警卫开枪杀死了北极熊,使得这种 “制度真空”变得尤为明显。

研究员Hendrik Schopmans在北极研究所的帖子中写道,尽管这是极地守则谈判的一个特点,但规范所谓的“灰色水”排放物(即船上洗手间和淋浴室的水)的选择方案并未体现在最终文件当中。游轮乘客每天最多可产生450升这种含化学物质和重细菌的水。

没有适当的治理,巡游公司将受制于由不同法律和准则拼凑而成的法规。作者写道,在这样“脆弱、危险以及荒凉的环境中”,潜在悲剧性错误出现的可能性极高。


翻译:苟晓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