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东北亚图们江研究分会(吉林省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东北亚日本海研究分会、《太平洋学报》编辑部、海洋维权与执法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2019“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在美丽的大连星海湾畔——大连海洋大学召开。来自自然资源部、东北三省政府部门、中国太平洋学会的相关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共计200余人参会。

论坛会场


开幕式


开幕式由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大连海洋大学东北亚海洋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冯多主持,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大连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姚杰,大连市政府副市长靳国卫,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党委书记徐胜,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生,先后致辞。



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大连海洋大学东北亚海洋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冯多主持开幕式


姚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大连海洋大学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与会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冰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规划的“海上丝绸之路”三条蓝色通道之一,是“一带一路”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向东北亚方向的延展。东北地区作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将直接受益。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他希望各位学界同仁学习借鉴、共同进步,为促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东北经济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姚杰.jpg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大连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姚杰致辞


靳国卫在致辞中指出,开发北极航道、打通“冰上丝绸之路”是大连市极为感兴趣并正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大连依海而生、因港而兴。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给予大连的发展定位,更是大连市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大连市将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和北极航道的开发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他希望本次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加深、加快研究北极航道和“冰上丝绸之路”的堵点和瓶颈,尽早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通道、新优势。他还希望“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能够定期的在大连举办下去,大连市政府愿意为该论坛及其它关于北极航道和“冰上丝绸之路”的学术活动搭建平台、承接载体、提供服务。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国卫致辞


徐胜在致辞中指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六周年之际,“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以“冰上丝绸之路”作为北极合作的切入点,进一步强化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加快“冰上丝绸之路”沿线战略支点港口规划建设研究。同时,他表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愿为此提供相关业务和技术支撑。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党委书记徐胜致辞


张宏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具有专业代表性、学术代表性、工作务实性三个特点,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积极推动“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北极合作事业的发展。他指出,中国太平洋学会将全力支持和鼓励“冰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将把“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论坛办成经常性的重要活动,并将其打造成为国际学术界聚焦“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和学术名牌,以此助力“一带一路”东北亚发展建设,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黄渤海经济圈的建设。



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张宏声致辞


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自然资源部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磊主持。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原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王校轩,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李铁,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贾宇,先后作主旨演讲。


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磊主持主旨演讲


杨惠根在题为“北极合作问题思考:科学考察”的主旨演讲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北极自然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二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与国际合作;三是开展国际北极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说,当前大国的极地战略以最大化利用为目的、获取和扩大极地空间支配权,而极地科学考察为极地空间和资源利用提供途径和方法,为极地空间支配竞争提供向导和支撑,是大国竞争的和平手段。为此,他提出,为了满足国家对极地发展的需求,满足我国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需要。应当:加强我国南北极综合认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我国极地资源、北极航道和极地空间利用;提升我国履行极地环境保护责任能力、保障极地活动安全。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惠根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李铁作“发挥我国近北极区域作用,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如何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策略与路径。他的演讲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中国近北极区域的内涵及战略意义。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了中国是“近北极国家”,而“近北极国家”应当有“近北极区域”。为此,他研究提出近北极区域概念:近北极区域应当是地理上靠近北极;纬度上处于北温带;地缘上有着历史人文联系;利益上直接相关。他认为,中国近北极区域应当满足以下4个条件:(1)地理上靠近北极;(2)海域上与北冰洋相连;(3)地缘上有内在关联,且有历史合作基础和通道;(4)利益上有内在经济需求和合作愿望。基于以上4点,中国近北极区域主要指:以黑吉两省为主的毗邻俄罗斯日本海地区、以辽宁天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山东江苏为主的黄海地区。二是中国近北极区域是“冰丝”起点和核心。李铁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主要路径是“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三陆三海”的重要海上方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国近北极区域具有参与“冰上丝绸之路”的很多基础优势,以黑龙江和吉林省为主的临日本海区域与俄罗斯毗邻,对俄合作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以辽宁、天津为主的渤海湾区域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有活力,特别是海工设备制造能力较强,背靠京津冀的天津湾正在加快建设;以山东、江苏为主的黄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这些基础优势为中国近北极区域参与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冰上丝绸之路”为中国近北极区域扩大开放提供了机遇。最后,李铁提出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操作上,应分阶段把战略目标变成可操作的务实行动;方法上,应突出学术研究助推地方政府行动;国别上,强化中国近北极区域的对俄合作;区域上,开展环日本海国家近北极区域合作;国内合作上,应“五路并进”融入“冰上丝绸之路”。


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李铁进行主旨演讲


原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王校轩作“‘冰上丝绸之路’与安全合作”主旨演讲。他说,“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的北极地缘环境十分复杂,需要未雨绸缪,研究预置性对策。他从战略和策略、双边和多边、外交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贾宇以“‘冰上丝绸之路’国际法问题”为题作主旨演讲。主要从国际法角度,对“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法律环境和“国际海洋法公约”进行了阐释。


原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校轩进行主旨演讲



贾  宇-中国海洋法学会秘书长、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签约和主题报告


主旨演讲后,丁磊继续主持了签约仪式。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立群与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冯多签署了“吉林省商务厅与大连海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协力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研究,共促吉林融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



吉林省商务厅与大连海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后,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中朝罗先经贸区管委会主任王立群作了“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海洋经济,把吉林建成‘冰上丝绸之路’起点区”的主题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海洋强国思想,科学确立吉林省海洋发展新定位。吉林省连三国通五国,海洋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近年来,吉林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发展,探索推动海洋国际合作,确立了“以海为源,与洋互动,向外开放,向内辐射”的工作思路。坚持把海洋工作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纽带;坚持把海洋工作作为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抓手;坚持把海洋工作作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关键举措。二是牢牢把握向海发展重心重点,全力推进海洋工作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申建;突出发展特色海洋产业;突出海洋通道国际合作。三是着眼联接“冰上丝绸之路”,聚力开创海洋经济发展新局面。吉林省与朝俄毗领,域内图们江地区是“一带一路”与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向北新通道的重要战略支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立足这一战略定位,吉林省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上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发挥独特优势,加快珲春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立足高端前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畅通对外通道,着力深化海洋国际合作;依托智力支撑,不断丰富向海发展内容。


中朝罗先经贸区管委会主任、吉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立群作主题报告


分论坛一:“冰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海洋经济合作
 时间:2019年12月14日下午
 地点: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分论坛一共有9位发言嘉宾,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培清作了《韩国“新北方政策”与中国“冰上丝绸之路”合作方案》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东北亚海洋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刘广东作了《“蓝色伙伴关系”视域下,东北亚海洋经济合作》的发言。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北伟作了《“冰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三省协调与互动问题》的发言。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权哲男作了《“冰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合作的瓶颈与途径》的发言。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锐作了《“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北极合作的战略抉择》的发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杜颖作了《“冰上丝绸之路”对黑龙江省扩大与俄日韩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的发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张国芝作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深圳经验借鉴》的发言。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教授金石柱作了《“冰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赵万里作了《“冰上丝绸之路”合作制度设计》的发言。



分论坛二:“冰上丝绸之路”法律与合作机制问题
 时间:2019年12月14日下午
地点: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六楼海洋文化阅览室


分论坛二共有9位发言嘉宾,原驻挪威大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原会长唐国强作“冰上丝绸之路”相关法律问题的发言;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初北平作“东北亚国家日本海海洋经济合作的法律机制构建”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裴兆斌作“俄罗斯北极政策与中俄北极治理合作”的发言;延边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尹太顺作“中朝海洋经济合作相关法律与政策衔接问题”的发言;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董跃作“如何定义北极:诉求差异、共识空间与中国方案”的发言;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传兴作“北极制度建设与中国参与路径”的发言;西北政法大学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王泽林作“俄罗斯关于北方海航道领海外国军舰通过制度的最新立法分析”的发言;聊城大学北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曲枫作“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原住民传统文化研究的当下意义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朱晖作“‘冰上丝绸之路’沿线企业海外投资合规风险的管控与应对”的发言。发言结束后,还进行了自由讨论。

 


分论坛三:“冰上丝绸之路”与北极航道开发建设(中俄北方海合作)

时间:2019年12月14日下午
地点: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


分论坛三共有10位发言嘉宾,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校长、教授廖民生作“‘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大连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发言;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王彦庆作“冰上丝绸之路”-极地寒区产业集群研究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军作“北极气候环境时空变化对‘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预判”的发言;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郁志荣作“日本海洋新政策北极政策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分析”的发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助理、研究员赵隆作“新形势下中俄北方海航道开发合作的现状与挑战”的发言;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学院院长、教授隋江华作“北极航行船舶设计与建造特殊性研究”的发言;延边大学“一带一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安国山作“图们江区域国际物流合作方案研究”的发言;黄骅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杨炳栋作“冰期船舶靠泊北极研究”的发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郭建科作“中欧航运网络的演化轨迹研究”的发言;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所长、教授许虎林作“北极物流航线的朝鲜节点困境研究”的发言。




大会合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