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也不可能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由于能力和兵力有限,美国必须不断决定如何以及在何处部署其资源。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美国部队结构的战略影响力,2018年《国防战略》(NDS)引入了部队动态部署的概念,旨在通过“战略可预测,但操作不可预测”来阻止全球对手。然而,对于与俄罗斯和中国接壤地区的美国盟友而言,这种对突袭的新强调可能喜忧参半,因为它与有价值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的做法背道而驰。 在北约北翼,挪威虽然赞赏美国增加军事力量,但对地区动荡仍然存在担忧。
灵活和可伸缩的选项
通过动态部署兵力,国防部将“更灵活地使用战备部队,积极塑造战略环境,同时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战备状态,确保长期战备状态。”这一转变对美国来说是必要的,它可以让美国为与中国和俄罗斯等竞争对手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冲突做好准备,同时继续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采取较小的措施遏制它们。2020年10月,时任国防部长的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发表演讲时提出,部队动态部署是美国平衡未来高端冲突的现代化部队需求和当前行动需求的一种方式。较少宣传的一点是,部队动态部署可能也反映了美国军事能力和预算资源的紧张。
以部队动态部署为特征的活动包括轰炸机轮换和出动、海军部署、演习、部分部队部署和轮转导弹防御部署。例如,2018年12月哈里·s·杜鲁门航母战斗群在北欧靠近北极圈的海域部署,据媒体报道,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首艘航行在北极圈的航母。2020年5月和6月,B-1B和b - 52 h轰炸机飞进鄂霍次克海——一个三面被俄罗斯领土包围的地区。作为北约空中行动的一部分,美国飞机通常不会在这一地区飞行。这次行动对北约所有30个成员国进行了空中打击,展示了针对俄罗斯最近在北约边界附近的远程轰炸机活动的集体防御。
所有这些部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其不意。在过去,航母和轰炸机的部署时间和路线都是提前几个月计划好的。相比之下,上述部署时间较短,而且采取的路线出人意料。例如,杜鲁门的部署持续了3个月,而不是通常的7个月,而且它省略了阿拉伯湾的海上安全巡逻,而是前往近北极地区进行短暂访问。根据海军和空军领导人的说法,这种模糊性是故意的,目的是使对手的预测和跟踪部署的能力变得复杂,并给他们的作战计划过程增加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美国军事规划者认为,部队动态部署对高北地区的威慑特别有用。政治敏感性,加上严酷而又不可预测的北极环境以及不断扩展的能力,使得永久基地不太可能实现且成本高昂。相反,通过加强现有设施(例如格陵兰的图勒空军基地)、为训练目的增加轮换部队的使用、前沿行动基地、更频繁的演习和定期部署战略能力来实现威慑。正如国防部的北极战略所阐明的那样,“美国将需要灵活、有能力的北极威慑力量以及有能力向该地区投射武力并在该地区内行动的远征军。”
关键贡献者
根据NDS的说法,盟友和合作伙伴是执行部队动态部署概念的关键贡献者,他们预料“我们将对竞争对手发起挑战,使其陷入不利地位,令其灰心丧气,阻止其选择权的同时扩大我们自己的选择权。”然而,虽然盟国参与了以部队动态部署为特征的活动,但尚不清楚它们在规划中占多大比重,以及可能需要多少东道国的支持。
此外,盟国对部队动态部署概念的接受程度有好也有坏。日本对美国空军去年结束在关岛的持续轰炸机计划表示关注。该计划保证了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一些轰炸机始终存在,这标志着美国对地区安全承诺的减少和在地区冲突中快速反应能力的下降。去年10月,欧洲盟国也私下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当时负责政策的国防部副部长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描述了美国军队在欧洲的“重新部署”—即将一个战斗机中队和一个战斗机联队的组成部分从德国重新部署到意大利——以促进部队的动态调动。
北欧盟国和伙伴的反应则较为温和。一方面,这些国家依靠可见的、可信的美国存在来威慑俄罗斯。另一方面,不可预测性的引入使对手决策者的计算复杂化,使他们感到紧张。特别是对那些与俄罗斯共享陆地、空中和海上边界的国家来说,这种做法与对莫斯科普遍强调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背道而驰。因此,挑战在于如何确保部队动态部署有助于威慑而非加剧区域的不稳定性。
挪威面临压力下的双重政策
由于挪威毗邻对俄罗斯和美国都非常重要的水域这一战略位置,部队动态部署方法对其安全的潜在影响说明了这一挑战。挪威对美国概念中的这一特殊发展没有采取官方立场。但随着其实施的展开,显然,部队动态部署概念容易使挪威成为北约的“好盟友”和俄罗斯的“好邻居”的努力变得复杂。
一方面,挪威通过展示国家军事实力,以及与北约和区域伙伴瑞典和芬兰的深度融合和互操作性,努力成为北约在其周边地区威慑态势的先锋。另一方面,挪威试图表现得温和与友好,以减少俄罗斯的担忧。挪威一直在这种矛盾中挣扎,而且,“突击行动”的概念很难与成为“稳定和可预测性”地区保证者的雄心相提并论——挪威最近在其新的长期防御计划和北极战略中重申了这一目标。
不出所料,美国在北部海域不断地刷存在以及挪威零星的参与已经引发了一些政治家和评论家的担忧,他们担心挪威即将放弃其在与俄罗斯对峙时传统的平衡角色。批评者承认,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对峙中,把对手调入不利位置可能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但他们担心,短期内造成地区不稳定的影响超过了战略回报。最主要的问题是,这将会打破相对稳定的区域力量平衡和良好的合作结构。
最近关于参与巴伦支海盟军活动的决定表明,挪威的决策者在部队动态部署以及其出其不意的行动优点上存在分歧。在2020年5月,挪威选择不加入美国和英国军舰在科拉半岛的海上安全行动。挪威国防部长弗兰克·贝克-詹森(Frank Bakke-Jensen)为这一决定辩护说,挪威的参与不是这次演习的重点,而挪威国防部国务秘书托恩·斯科根(Tone Skogen)指出,挪威当时并不具备所必需的能力。可是依据挪威联合总部负责人Rune Jakobsen将军的说法,挪威不参加会议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持地区的低紧张局势。然而,在9月8日,事态发生了变化:一艘挪威护卫舰与美国、英国和丹麦的军舰一起参与了俄罗斯专属经济区的海上安全行动。
然而,当前的活动并不是挪威政府想要或有能力保护自己不受其影响的事情。相反,在过去十年里,以及自2014年以来,奥斯陆一直致力于确保北约在北方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鉴于其对盟友的依赖,政府一直不愿限制盟军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因为此类活动恰恰是证明北约仍致力于集体防御并有能力进行所必需的集体防御。从这个意义上说,部队动态部署的概念是一个受欢迎的发明——可以从与盟友更好的协调以及进一步分析其威慑作用中受益。
与盟友接触的理由
虽然上面的例子说明了挪威这个盟友是如何看待部队动态部署的,但受到美国政策转变影响的其他国家可能也持有同样的观点。鉴于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强调重振美国的同盟关系,有机会通过让盟友更密切地参与行动的计划和执行,来改进部队动态部署概念。
具体来说,利用区域盟友的态势感知可以增强同盟的凝聚力,帮助形成更有针对性的行动,促进可持续的责任分工。例如,在冷战期间,挪威承担了在遥远北方的关键监视活动的重大责任。苏联解体后,尽管威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挪威仍保留了这一责任。这一贡献被广泛视为东西方关系的一个稳定因素。随着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重新成为首要议题,盟国之间的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盟国和伙伴经常存在于并了解该区域,它们也更有能力评估动态部队的雇用活动是否确实具有威慑作用。在战略沟通方面,他们可以清楚地向俄罗斯传达这样的信息:在巴伦支海行动的盟友是自然的,意味着采取防御姿态。除了减少误判的风险,这种沟通还有助于避免局势升级的恶性循环,即盟国采取行动,而俄罗斯感到有必要做出回应。
最后,如果欧洲盟国在其周边地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作用,它们将更有可能分配足够的资源。例如,通过对F-35、P-8A海上巡逻机和新型潜艇等战略能力的投资,挪威表示愿意在特定领域和指定任务中承担起作为可靠盟友的责任。更多地参与武力展示将促使欧洲盟国和伙伴明确表达他们对美国和北约在北方活动的偏好。
总的来说,更明显、更坚定的盟友对部队动态部署的贡献将有助于平衡因作战的不可预测性增加而引发的潜在不稳定性。考虑到对美国军力结构的全球需求以及国防预算的下行压力,这可能也是确保美国在欧洲继续存在(尽管难以预测)的最佳方式。
作者信息:
Rachel Ellehuus是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洲、俄罗斯和欧亚项目的副主任和高级研究员;
Johannes Gullestad Rø 和 Robin Allers是挪威国防研究所副教授;
Ingeborg Bjur是挪威国防研究所北欧安全项目的研究员和项目协调员。
翻译:李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