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斯加的Glacier会议(北极圈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外长级的国际会议)召开之前,奥巴马总统就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发表了讲话,同时也重申了必须强化对北极资源的保护。

据悉俄罗斯从2014年开始已经在北极地区开采原油约220万桶,中国也对北极地区的资源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并且在北极资源方面积极争取更大的权利。

俄罗斯在进行石油开采的地区派驻了6000名士兵,并且设置了雷达等探测网络。同时,俄罗斯还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了在北极地区设置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外加额外100海里的管辖权的申请。而中国,尽管不是北极圈国家,也派出过破冰船前往北极地区。

与中俄两国相比,美国在北极资源开发方面显得无所作为。没有构筑起关于北极地区的完备战略。

在当前,原油价格下跌,页岩油的前景也很好的情况下,美国觉得处理北极问题“很麻烦”,这样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美国国内原油消费的40%依然依靠进口,其中一半以来从OPEC国家进口。

现在绝对不是优柔不决的时候。最近,National Petroleum Council、NGO、产业界的领导者们、部分阿拉斯加原住民代表们集合在一起发表了一份报告,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能加快北极地区的开发、推动北极原住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八月批准了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在北极楚科奇海进行石油的开采活动。如果美国想在北极开发战略上同中俄两国抗衡的话,进一步批准更多的对象进行北极开发是必须的。而且,美国今年正值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正应该利用此良机推动北极地区的海运的发展、加强资源的开发、规则的制定、安全基准的强化等。

近年来,随着北冰洋海冰不断减少,北极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成为了新的权力博弈的课题。俄罗斯向联合国提出了大陆架延长的申请,希望扩大专属水域。拥有格陵兰岛的丹麦也瞄准了北极地区的丰富的石油,为此展开的多样的外交活动。美国在北极地区拥有阿拉斯加州,而且阿拉斯加州本身也具有丰富的资源。正如本文此前所指出的那样,俄罗斯近年在北极地区加强了军力。北极地区应该会成为美俄对抗的一个新的地区。

不过,在北冰洋海冰2011年创下有史以来最少纪录后,海冰量又有所回升。加之,原油价格下跌,对俄经济制裁以及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原油深海开采技术和天然气液化技术(这两种技术俄罗斯自身都不具备),使得美国对北极资源的关注度又有所退却。

美国元驻俄大使詹姆斯·柯林斯在9月26日发表演说表示:第一、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加强军力具有挑拨性质。第二、美俄以及北冰洋周边诸国应尽快就公海捕鱼的限制、海上安保以及海难救助进行磋商。第三、该海域破冰船明显不足,此问题也也有待解决。第四。该海域俄罗斯军队的动向问题也应该在北极理事会中讨论。第五、美国并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这与其他北极国家的立场是不同的。等等。

日本作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家,只能从侧面参与北极问题的决策,在俄罗斯要求大陆架延长的问题上行使发言权。一旦北冰洋资源的开发和北极新航路的利用有实质性的大幅度的进展的话,为应对中国对北极航路的利用,日本必须注意对加强宗谷、津轻对马海峡安全的关注。


阅读原文


编译:万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