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被接纳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凭借这一身份中国政府试图在这一地区进一步扩展自身的外交和政治存在。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中国加入了北极理事会以及其他的“第二轨制度”(‘Track II’)。尽管科学外交依然是中国展开自身北极利益的基石,然而在该地区经济和战略政策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今年七月,中国货轮“永盛号”从中国大连港出发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岸历经北极航道,并最终到达瑞典的Varberg。本次航程所经过路线与2013年中期所进行的试航类似,然而这次“永盛号”却顺利完成了北极航线的通航。在本周到达中国天津港后,“永盛号”完成了本次历时55天航行37000公里的航程,相较于传统的经印度洋通往欧洲的海上通道这次的航程大为缩短。

       尽管并不确定中国是否将持续利用北极航道,但是永盛号的所有者,中国中远公司却表达了未来中国将从航线扩张中获取贸易利润的信心。此外,普京的莫斯科政府已经允许在当地情况合适的情况下让中国人使用航道,特别是在最近北京承诺帮助莫斯科促进远东地区的经济复苏之后。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沟通欧洲和印度洋的“一带一路”计划,如果这一计划成为可能,那么北极在未来将成为更为常见的交通路线,并将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的更为可行的海上通路。

       中国海军最近也开始在北极战略中发挥作用。据华盛顿报道,中国海军的五艘舰艇,计划将在日本海与俄罗斯海军一起举行“联合海上演习2015 II”,此后将转向北进入白令海。九月初,有报道称中国海军有军舰进入了阿拉斯加海沿岸十二海里内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尽管这五艘中国船只的行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无害通过”的法律程序,但这依然是中国军舰在没有事先与美国沟通的情况下第一次这么靠近美国领土。

       当然,时机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事件发生时正值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阿拉斯加以及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召开的北极全球领导人会议。这一事件可以解释为来自中国的提醒,提醒人们注意随着自身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其远洋利益,其中也包括北冰洋。

       最近几周在北欧地区,中国海军也更直接的参与到了北极双边外交中。由“济南驱逐舰”、“益阳护卫舰”和“青岛供应船”组成的“152舰队”与九月份开始了北欧之旅。在结束了在亚丁湾索马里地区打击海盗护航的任务之后开始了为期五天的丹麦、芬兰、瑞典的友好访问。本次由中国海军展开的第一次与这些北欧国家的友好访问旨在加强中国与相关北极国家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海上合作和信息共享。

       从这次的北极访问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对于挪威地区的忽略。这可能主要是因为这五年间北京与奥斯陆之间外交关系的降级和冷淡,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被授予了中国的异见人士刘晓波,这遭到了北京的强烈抗议。尽管在诸如“ China-Nordic Arctic Research Council”等双方的非政府研究机构中中挪双方的专家和学者有着频繁的往来,但是直接来自于政府的交往依然让人捉摸不定。尽管双方在北极问题的诸多领域上都有共同合作的潜力。诸如能源开发、航运、北极航道以及环境问题等。

       北京的北极外交将持续进展,外交部长王毅将率领一个访问团参加下周于雷克雅未克召开的第三届北极圈论坛。相较于其他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北京是否将在未来出台自身的北极或极地政府白皮书依然值得我们关注。然而随着中国自身科研能力和地区利益的发展,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将有更多途径涉足北极。


       阅读原文


编译:闫鑫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