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国防研究机构(FFI)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气候变化如何使北极地区的安全威胁倍增。他们指出,不确定性是最大的安全威胁,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尚未观察到北极地区安全局势有任何重大变化。
来自挪威国防研究机构和诺德大学(Nord University)的Bjørn Olav Knutsen以及来自挪威国防研究机构的Marius Nyquist Pedersen在其研究文章《如何理解气候变化在北极作为威胁倍增器》(How to Understand Climate Change as a Threat Multiplier in the Arctic)中,探讨了气候变化如何加剧北极地区的安全困境。
这项研究是挪威国防研究机构“气候与安全”项目的一部分,是基于对一手数据的采访。
Bjørn Olav Knutsen在接受《高北新闻》(High North News)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新的行为体进入北极地区,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可能成为一种威胁倍增器。”
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是指国家为增强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应,从而导致各方安全水平的下降。因为这种行为可能被其他国家视为威胁。
Knutsen解释说:“这与行为体如何相互感知有关,与能力无关。一个国家为加强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可能被视为对其他国家的威胁,然后另一个国家将采取反制措施,结果可能是所有人的安全降低。”
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加剧这种困境。他们的研究特别关注了巴伦支地区,那里的气候变化可能削弱自然屏障(如冰层),从而使该地区更容易受到进攻性战略的影响,特别是在海上领域。
巴伦支地区
巴伦支地区是由挪威、俄罗斯、芬兰和瑞典在内的十三个国家或地区组成。
该地区是由1993年1月11日(希尔克内斯宣言,the Kirkenes Declaration)的合作协议所涵盖的地理区域。该协议成立了巴伦支海欧洲-北极圈理事会(the Barents Euro-Arctic Council)。
该理事会是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以及俄罗斯共同参与的地区政府间组织,2023年,俄罗斯宣布退出。
2023年9月,俄罗斯因2022年3月俄乌冲突被暂停合作,并于2023年9月退出理事会。
芬兰近期宣布将在2025年后退出理事会。
到目前为止,气候变化尚未对北极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Knutsen指出:“我们的采访显示,挪威日常在北极活动,并未认为气候变化对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他们观察到一些变化,比如更多的活动、更多国家对北极地区显示出兴趣、更频繁的捕鱼和航行活动,但目前并没有将这些视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研究人员强调,北极仍然是一个寒冷且不宜居住的地区,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Pedersen补充说:“但是,进入北极的通道增加了,北极的军事化也变得明显。然而,我们在文章中指出,地理上的接近更具威胁性。北极军事化意味着它受到更多的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关注。北极地区的活动变多,更多国家想要进入该地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一种安全威胁。”
他说,长期以来的“北极例外论”及北极是合作和低冲突地区的想法让我们不习惯于将北极视为一个完全的地缘政治地区。因此,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种清醒且基于事实的方法,不想推测由于气候变化,未来可能出现哪些具体的安全挑战。相反,他们想看看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
挪威武装力量的长期计划
2024年6月,挪威议会一致通过了一项新的国防长期计划,其中明确指出,挪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被边缘化的风险,即挪威的利益和安全没有被考虑。
Knutsen说:“这一计划强调了避免挪威在北极地区被边缘化的重要性,这是挪威的重大国家利益。换句话说,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挪威的国家安全。”他说,该计划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挪威面临的重要安全挑战之一。
气候变化议题的非军事化
2021年,北约采纳了《气候变化和安全行动计划》,旨在成为理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对安全影响的领先国际组织。
研究人员强调,北约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并不会导致北极的军事化。
Knutsen说:“北约对气候变化表现出这样的兴趣,不一定意味着气候变化议题的军事化。它更多是关于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以及应对联盟面临的挑战等等。北约关注气候变化是很自然的事,并且大家普遍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
他补充道:“然而,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仅仅因为那些挑战影响北约和挪威安全和防御政策而军事化。”
军事演习
挪威国防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表示,北极军事演习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Pedersen表示:“从政治角度来看,过去十年,俄罗斯军事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也导致盟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活动有所增加,气候变化进一步刺激了对北极地区的兴趣和活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航行的海域和对北极的兴趣和活动增加正在改变所有军事和民用活动的条件。因此,军事演习也必须适应。我们必须在新区域进行更多的练习。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融化的雪和冰将陆地块带入海洋,使海上航行变得具有挑战性。许多曾经被冰覆盖的海域要么绘制得不准确,要么根本没有绘制。这是一个挑战,展示了在新区域进行更多训练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资源和航运的新机会,非北极行为体和国家,如中国,在巴伦支地区的安全局势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Pedersen表示:“中国已经将自己定义为‘近北极国家’,这一称谓可能让北极国家感到疑虑,但中国尚未在北极开展任何军事活动。”
但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在北极的研究活动是其进入该地区的切入点,其他人则认为北极对中国来说不是优先事项。
Pedersen补充道:“俄罗斯将其最重要的战略能力放在北极,不希望看到西方国家或中国在北极发生对抗,所以北极政策的这一部分仍保留。无论是北极国家还是近北极国家,保持北极地区的和平符合所有行为体的利益。尽管我们需要对中国在北极的活动保持警惕,但也不能过度反应。”
翻译:陶晓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