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对北极事务的深入,它的安全问题将更多地受到北极影响。

       北极曾经历过变冷和变暖的过程,但是当今北极冰融化却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学者把当今的融化称为“戏剧性的、骤然的、与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直接相关的”并对北极变成第二个波罗的海表示担心。冬季的波罗的海仅有一层薄薄的季节性冰层,而且大部分是无冰区。

       当发生这一变化之时,北极将成为地缘政治的中心。因为许多国家需要保护它们的商业、环境、军事、地缘战略的利益,这将不可避免地给欧洲带来众多安全隐患。

       本文将集中研究当北极冰融化之后,欧洲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军事安全上的重大挑战。在这之前,下一章节将会更深入地分析这些所面临的风险确切来说是什么。

北极冰融化对欧洲的影响

       北极地区涵盖了地球的最北部分,包括北冰洋以及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挪威、冰岛、瑞典、芬兰和丹麦的部分国土。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极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其变暖率是地球上其他地区的两倍。

       这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当地人类社区的生存产生了众多(安全)威胁。但是同样的,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气候类型也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欧洲与北极的关系主要体现的三个方面:地理位置、北极资源和商品输送的主要目的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战”。

       因此,本文将概述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环境、经济和军事。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都是变幻莫测的北极地区可能给欧洲带来的安全影响。我们承认在还有其他方面的安全挑战,而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居民与公司的安全,然而由于字数和空间的限制,这些挑战就不在本文中一一叙述。

环境安全

       来自环境方面的威胁是欧洲国家首先察觉到的。环境安全可以被定义为“保护环境和当地生态,保护当地人民和其财产免受自然灾害的伤害”。它是欧洲国家在北极区域安全政策上的周期性主题。

       欧洲大陆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针对持续的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防护措施,针对可能的环境事故做好应对准备。北极冰融化首先会导致海水温度的上升,这将给依靠冰层生存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并造成“冰盖的老龄化”。随着冰川融化和海水温度上升,鱼群会游向更北方,随之而来的是渔业管理难度的增加,同时对以这些鱼群为食却生活在偏南部的动物(如北极熊)造成食物短缺威胁。

       冰量的减少也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容易获取北极的木材和矿产资源。此外,除了当地会遭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北极对全球的环境变化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它影响着全球和地区的气候类型。同样的,欧洲反常的大规模冬季降雪也(部分)归因于北极海冰的变化。

       欧洲意识到的第二个环境安全威胁是持续变化的气候状况所带来的可能的新型环境事故。如果在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增加,油轮事故带来的油气(或者其他有毒物质)泄漏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威胁。让人担心的是,因为环境的持续变化,泄漏的石油要花费更长时间进行降解,而且北极生态会因此更加脆弱。

       有预测表明“无冰水面、风暴和吹雪会改变海冰的形态,对现已处于危险中的冰川造成额外的危害”,以及引起“不可预测的、迅速发生的航运危险”,同时会增加“对事故的反应工作、执行和安全需求”的难度。

经济安全

       北冰洋的融化同样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安全挑战,也就是“资源的争夺”。在北极,这样的争夺已经开始了。北极的融化意味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可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开采。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以及俄罗斯自然资源署( Russia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对此进行了预测计算,表示潜在的利益非常巨大。

        欧洲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进口(特别是从俄罗斯),而如今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正在缩减,所以欧洲必然参与到竞争中。北极自然资源的争夺之赛已然开始。

       在经济安全方面,欧洲还面临着第二个主要的挑战。欧洲大多国家的经济属于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如果在北极能够开拓一条新航线将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这条潜在的航线可以相对的缩减海上航运时间,为船舶业节约数十亿欧元。然而,这些新的航线面临着众多经济障碍和安全挑战。

       首先,必须配备能够在浮有海冰的北冰洋中航行的船舶。比起现在所使用的船舶,这样的船舶造价更高、能耗更大。

       第二,由于现在无法得知北冰洋何时真正地融化成无冰水域,也无法预测其融化的程度如何,因此这些新的航道可能面临着只运行一年第二年就要停运的命运,这将带来众多商业风险。

       最后,天气状况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加之当地又缺乏足够的支撑以及足以应对此类潜在事故的安全基础设施,所以对于通过航线的百万只船舶来说,这样的航行过于危险。

军事安全

       北极冰融化之时,既然存在潜在的资源之争,那么也必然会迎来新的领土争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以及拥有新航线的主权都可能带来数十亿欧元的收益,因而北极国家现在越来越强调领土主权。

       尽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科学的定义了领土划分原则,“沿海国的大陆架自然延伸,直到洋脊处”,但是关于这一主张存在着众多争议。这就导致了地缘政治上的众多冲突,甚至引起北极的军事化,俄罗斯和挪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 Svalbard)和巴伦支海(Barents sea)的争端就是其中的反映。

       但是当北冰洋成为无冰水域时,还有其他原因使得它成为地缘政治和军事利益的争夺之地。北极地区人烟稀少,是军事驻扎和军事活动的上好之选,例如,战略核潜艇的巡逻、雷达站以及导弹发射台的部署、武器试验、军事应用和军事训练,像是加拿大古斯湾(Goose Bay)的低空飞行、以及挪威拉克塞尔夫(Lakselv)和芬兰Rovajärvi的大炮射击等等

       对欧洲大陆的各国来说,不断增加的军事部署带来了众多安全影响,因为他们与大部分北极国家都属于同一个军事同盟(北约)。因此,欧洲军事部署也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来接受新的角色以及新增军事力量,比如说“增强搜救能力、提高边境巡逻能力,调整潜艇以适应不断减少的不透光的冰层,并尽可能的增加对北极国家水域的监视”。

欧盟卷入北极竞赛中

       尽管在过去北极对欧盟来说是次重要的,然而面对其近期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关于北冰洋即将融化成无冰区的预言,欧盟不得不重新考虑它的重要性。在2008年的联合声明中,前欧盟外事长官哈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说,“未来对能源资源的竞争程度取决于在北极地区潜在的资源争夺”,而这也将导致“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动力对国际稳定和欧洲安全利益潜在的影响”发生变化。

       此外,欧盟执委会强调“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没有拥有北极或北冰洋的主权”。这一声明明确地表明了欧洲也想要参与(即将到来的)北极地缘政治的竞赛中来。尽管发出此段言论,但是欧盟还未能站立在北极治理的前列,北极国家也未全部承认其为合法的参与者,毕竟并非所有的欧盟成员都是北极理事会的成员。

      欧盟执委会关于北极地区的两次谈话可以追溯到2012年以及2014年的欧盟议会和理事会的决议,这似乎表明欧盟对北极的政策正在逐步明显化。然而,众多评论员则认为欧盟“在北极竞赛中已经远远的落后了,并有很大风险会错过载有北极治理权的诺亚方舟”。

       虽然如此,欧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验、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以及贯彻的多边外交政策都令其在影响北极事务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当然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欧盟内部可以更好的合作和融合。

结论

       迅速融化的北冰洋给欧洲造成了众多安全影响。对欧洲安全来说,能源安全、保护海上运输航道、环境发展、以及潜在的不利影响似乎是最大的“非军事性”安全挑战。

       如上所述,当北冰洋融化成无冰海域之时,地缘战略和政治利益吸引着众多国家和利益相关者,因此产生的安全威胁将会导致北极军事化再度兴起。

       现存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北极何时会明确成为安全问题的重心。有言论称“北极成为无冰海域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这就使得维护该领域的安全具有难度(成本方面)”。

       相关领域专家需要进行更全面的科学研究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欧盟有可能借此机会贡献主要的附加值,使其自身成为北极地缘政治的长期真实参与者。

作者简介:Joren Selleslaghs任莱顿大学安全与国际事务学院的讲师,主要方向是国际关系以及欧盟外交政策。


编译:伍芳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