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变暖更具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体现在对气候变暖的放大效应上。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北极地区平均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超过2℃,是低纬度地区的两倍还多。对北极地区放大效应的一种解释是,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北极海冰减少,海冰减少又导致对太阳光反射量的减少,大量辐射热被海水吸收,这进而又促进了温度上升并引起海冰减少,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海冰是一个反应北极地区变暖现状的重要指标,下文将主要通过对北极海冰的考察来反应北极变暖。目前北极地区海冰情况大致为:总体呈减少趋势,一年冰比重不断增大,海冰厚度不断降低。

       在一个以年为单位的周期内,北极海冰会随着北半球夏季的到来而消融,冬季的到来而冻结。图一显示的是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在一年各个月份的变动情况,它是根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自1979年至2014年以来观测到的数据绘制而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冰洋海冰从4月份开始消融到9月份达到最低值,而从10月份开始出现回升,到3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卫星观察数据显示,近几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无论在北半球夏季还冬季均呈现出缩减的趋势,为充分证明这一点,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3年以来海冰最多的1、2、3月份和海冰最少的7、8、9月份数据来分别作比较。图二是近10年来1-3月份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走势,图三是7-9月份走势。从两幅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北极海冰在各个月份都呈现减少趋势。实际上北极海冰在全年所有月份及所有地区(除冬季时的白令海)都在减少,在拉普捷夫海地区海冰覆盖率尤为低,今年8月份这一地区的开放水域甚至到达北纬85°离北极点仅560公里。

图一:来自美国冰雪数据中心(NSIDC)


图二:根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DSIDC)数据制作


图三:根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DSIDC)数据制作


       北极海冰不仅整体面积在缩减,其冰龄也在不断降低,所谓冰龄即海冰从冻结到消融所跨越的时间,冰龄越短说明冰越不稳定。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一年冰所占的比重正不断攀升。2013年3月份,一年冰占78%,略高于2012同期的75%,然而在1988年时这一数据仅为58%。在这期间多年冰一直呈现减少趋势,并且从2005年开始加速减少。三月份冰龄超过四年的多年冰占比从1988年的26%降到2005年的19%,而到2013年时这一比例仅剩7%。为了说明北极地区一年冰比例的提高,本文计算了2001-2013年以来每年海冰最大消融面积,结果用图四折线图表示。所谓每年最大消融面积即,每年海冰最多的3月份与海冰最少的9月份海冰面积之差,两者的差值越大说明当年消融的海冰越多,而由于通常情况下一年冰更易消融,因此这一差值往往能够反应一年冰的数量。从图四中可以明显看出近几年北极海冰的一年冰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


图四:根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DSIDC)数据制作


       一年冰比例的提高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海冰的厚度在不断变薄。根据欧洲航天局2011年发射的卫星所观察到的数据,从2011年至2013年北极海冰平均厚度减少了0.32米,从2.26米降到1.94米。

       北极海冰情况的演变是对北极变暖最有力的佐证,当前时刻国际社会应该停止对北极是否变暖乃至全球是否变暖的无休止争吵,而应该采取实际措施防止事态朝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同时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充分抓住气候变暖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机遇,将北极地区变成一个合作的区域、机会的区域。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自美国冰雪数据中心,获取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http://nsidc.org/


                                          作者:孙兴伟   责任编辑:孙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