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采取措施以在北极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国的努力却遭到了怀疑,甚至收到了来自北极国家的警告,中国在北极的投资倡议也很少取得成果。2021年5月20日,俄罗斯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任期两年,作为其战略伙伴,中国的命运是否将发生转变?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俄罗斯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这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意味着风险。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曾称中国是俄罗斯在北极的首要合作伙伴,但他很快就澄清道,他指的是在俄罗斯北极地区,而非在北极理事会。在北极理事会,俄罗斯打算将重点放在与北极国家的接触上。俄罗斯驻北极无任所合作大使尼古拉•科尔乔诺夫(Nikolay Korchunov)也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表现的“克制”表示赞赏,他指责西方国家将北极地区军事化。然而,正如天津学者刘锋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研究员刘瑞所预测的那样,俄罗斯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是否会促进中国深入参与北极治理以及中俄在北极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发展还有待观察。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在2014年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美国和欧盟对其实施制裁后,这一趋势加速发展。俄罗斯在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投资和技术方面减少选择,为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公司已经获准购买两个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股份,并在其它几个相关项目上与俄罗斯开展合作。

201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PC)收购了俄罗斯首个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20% 的股份,该项目是中国在俄罗斯的首批主要上游能源投资项目之一。2016年,中国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又收购了9.9% 的股份,并提供了8.13亿美元的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还向俄罗斯提供了另外110亿美元的贷款。2019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CNOOC)分别购买了亚马尔“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the Yamal Arctic LNG 2 project)10% 的股份。由于在制裁制度下很难获得西方技术,数家中国公司名列为该项目提供设备的分包商之内。

在2018年1月26日的白皮书中,中国将其北极政策目的阐释为“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因对北极地区的航运机会和资源感兴趣而声称其是该地区的利益攸关方。由于北极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与北极动植物之间的联系、该地区科学和经济活动的历史记录(中国官员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活动的历史追溯到了1925年)以及目前的投资,中国选择宣布自己为“近北极国家”。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反对中国将自己定义为“近北极”国家。更令人惊讶的是尼古拉•科尔乔诺夫的声明,他说,“我们非常同意美国国务卿迈克尔•蓬佩奥在2019年5月发表的声明,即世界上只有两类国家——北极国家和非北极国家...... 他是针对中国这样说的。中国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近北极国家,我们不同意这一点。”

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地区不同,北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圈内人俱乐部,中国不得不依赖其他伙伴(尤其是俄罗斯)来推进自己的利益。事实证明,中国参与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对其声称在北极地区拥有经济影响力至关重要,因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许多其它投资—从更具想象力的项目(位于冰岛北部的一个高尔夫球场),到战略性项目(位于格陵兰岛的一个稀土矿)迄今尚未取得成功。

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扩大了在北极的合作。两国定期开展对话,包括两国外交部对话(2015年以来的中俄北极事务对话)及专家对话(2012年以来由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主办的中俄北极论坛)。2015年,俄罗斯远东与北极发展部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一份北方航道合作协议,并在2017年承诺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Ice Silk Road)。中国在2018年白皮书中详细阐述了“冰上丝绸之路”(Polar Silk Road),作为“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的一部分,“冰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北方港口跨越北海和东北航线到达西欧。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合作也推动了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原本落后的联合活动,以及中国东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项目基本上尚未实现的议程。2019年,俄罗斯和中国同意建立一个中俄北极研究中心,填补了两国在北极合作方面的又一个空白。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之间都有这样的空白。

尽管有这些活动,但在北极问题上,这两个战略伙伴之间还是存在一些潜在的差异。俄罗斯最初反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地位,直到这些国家同意尊重北极国家的主权。事实上,主权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俄罗斯宣称对北极大陆架拥有主权,并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34条(有关覆冰水道的规定),俄罗斯有权管理北方航道沿线的海上交通。这些立场可能会限制中国在北极的独立活动,中国是北极航行自由的倡导者。尽管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方航道上进行合作(中国船只和其他国家的船只一样,必须支付费用,并由俄罗斯破冰船护航),但一些俄罗斯专家声称,俄罗斯政府不接受“冰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该名称将俄罗斯作为北极国家固有的北方航道纳入中国发起的倡议,尽管俄罗斯没有公开批评该倡议。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一旦有任何改善,都将对中国不利。因为中国专家很清楚,他们国家的技术和合作并不是俄罗斯在北极的首选。中国非常关注俄美关系所有的新发展。在北极理事会会议后,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前一天,普京总理和习主席进行了一次线上会晤,庆祝俄罗斯在中国建成的四座核电站竣工。在与布林肯(拉夫罗夫称之为“建设性的”)会晤后,习近平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杨洁篪立即前往莫斯科进行战略对话,其中可能包括北极问题。

尽管在议程上的诸多挑战仍在阻碍俄美两国在北极的合作,但除了中国,俄罗斯还有其他合作伙伴。俄罗斯北极特使科尔乔诺夫强调,俄罗斯希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观察员国家合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称赞“冰上丝绸之路”满足了俄罗斯的需求。但俄罗斯同时也与其他亚洲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合作,包括印度、韩国和日本。

6月1日,圣彼得堡北极问题专家Alexander Sergunin在Gorshakov基金圆桌会议上指出,许多与中国合作的项目尚未实施。例如,中国保利集团公司(Poly Group Corporation)提出的投资55亿美元开发 Archangelsk 港的计划尚未取得进展,而与韩国和日本的项目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但已取得进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研究员邓贝西指出,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上的合作取得了进展,但中国投资者对俄罗斯北极地区的高成本和缺乏投资感到担忧,并且在将“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为通往北欧的航线方面有更多“最终目的”(“destinational”)利益。

尽管北极理事会主席国提出了一些新的对话机会,并且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在6月16日进行会晤,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这使人们担心,中俄不断深化的伙伴关系和俄罗斯的支持可能会大力推动中国实现地区目标,从而对北极地区产生影响。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中俄在北极公开开展军事合作的迹象,但分析人士指出,可能会有潜在的科学研究军事应用合作,如水下测绘和传感器。

然而,中国不是与俄罗斯合作,而是与芬兰合作建造了第一艘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俄罗斯准备向中国提供多少援助以提高其水下导航能力还有待观察。2020年2月,俄罗斯北极专家Valery Mitko因涉嫌向中国情报人员提供俄罗斯潜艇信息而被捕,这突显出潜在军事合作的敏感性。中国还没有在俄罗斯任何北极港口投资,也没有在俄罗斯的北极水域举行联合海军演习。目前,俄罗斯仍然是中国的守门人,直到北冰洋中部可以通航,船只不再需要穿越目前由俄罗斯管理的北方航道。

俄罗斯如何应对中国的北极目标将成为我们判断中俄伙伴关系和洞悉俄罗斯在北极优先事项的重要参数。目前,俄罗斯一直倾向于让其北极伙伴多元化,并利用其主席国地位来推进国内利益,这种做法可能使其走上与中国采取行动以维护其更广泛的地区议程相冲突的道路。

本文先前发表于China Resource Risks,经许可后再次发表。

作者简介:

Elizabeth Wishnick 博士是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Weatherhead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学者。

 


翻译:张渝敏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