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超1.jpg

徐庆超

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后/讲师


工作经历

2015.09至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后/讲师

2013.09-2015.08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0.01-2011.0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记者/编辑

2006.07-2009.0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   (借调)干部

2005.07-2005.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           实习生


教育背景

2009.09-2012.07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

2011.10-2012.04 日本九州大学 比较社会文化学府

2004.09-2006.07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

2000.09-2004.07 黑龙江大学 行政管理系


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极地外交、中国外交转型、话语权、公共外交

一、专著

《崛起之困?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年10月。

二、论文(按时间逆序排列,含2篇核心期刊书评)

1.《从国内外主流话语看中国外交新常态——包容性塑造外交的生成》,《教学与研究》(CSSCI)2016年第2期。

2.《中国外交转型的新方向:包容性塑造》,《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6年第2期。

3.《扣问“隐秘而伟大”的中国外交——评<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国际观察》(CSSCI)2016年第2期。

4.《中国梦的外部认知与国际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5年第2期。

5.《“中国学”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前景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文摘》2015年第3期转载。

6.《“学术外宣”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关于“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案例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2015年第2期。

7.《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认识》,《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4月。

8.《中国梦与后冷战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思想、政策、实践、战略》,《中国学辑刊》第六辑。

9.《 三大范式的‘反动’ 中国学派的新声——评<中国崛起与华夏主义>的“大历史”和“大智慧”》,《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CSSCI)2013年第6期。

10.《媒体外交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5期。

11.《媒体外交:一种软权力的传播与扩散》,《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CSSCI)2011年第4期。

12.《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2期。

三、承担/参与项目(按时间逆序排列)

1.独立负责项目

(1)中国外文局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究课题“全球议题中的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和话语权研究”(批准号:15WWJB02),2016年3月立项。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批准号:2015EGJ001),2015年10月立项。

(3)上海社会科学院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问题系列研究项目“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已结项。

2.主要参与项目

(1)“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1JBG010),总负责人张国祚,已结项。

(2)“上海市中国梦研究创新基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项目,总负责人张维为,个人部分已完成。

(3)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梦专题研究”特别委托项目(批准号:13@ZH015)课题成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所创新团队成员。

四、学术报刊文章(按时间逆序排列)

1.“以创新精神推动中国‘反恐外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14日。

2.“改革模式下的中国未来——评《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和《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未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1月8日,《新华文摘》2016年第7期转载。

3.“平视西方 顺势而为——评《中国超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马克思主义文摘》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4.“中国学发展趋势展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14日。

5.“构建新汉学 共享新价值——2014“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综述”,《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20日。

6.“从共生理念看中国外交的改革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15日。

7.“中国新亚洲外交不是中国版门罗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18日。

8.“树立争取义利观 拓展中国外交新空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3日。

9.“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形象内在关联”,《解放日报》2014年5月21日。

10.“2014博鳌亚洲论坛:勾勒21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经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6日。

11.“浅谈对软实力理解的可能性偏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2月12日。

12.“文化外交: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有效路经”,《中国信息报》2009年12月18日。

13.《世博会展现一个新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1日第1版。

五、高端采访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

1.《“东亚共同体进程应有民间主导”——访日本早稻田大学前校长西原春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6日。

2.《中国道路:超越历史的华丽“转身”——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院陈晋》,《社会科学报》总第1368期第1、3版。

3.《中国梦为纠正“利益格局碎片化”提供新思路——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社会科学报》总第1381期第1版。

4.《蔡武:实现文化强国梦是一个接力奋斗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本报专访》,《社会科学报》总第1387期第1版。

5.《“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中国战略远见——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社会科学报》总第1392期第1版。

6.《中国正在做一个大国应该做的事情——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社会科学报》总第1407期第1版。

7.《让阅读成为我们的共同生活——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朱永新》,《社会科学报》总第1408期第1版。

8.《阎学通:以外交创新实现中华复兴目标》,《社会科学报》总第1414期第1版。

9.《消除网络“综合症”发展传媒生产力——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社会科学报》总第1421期第1版。

10.《建设“成熟社会”比实现“富国强兵”对中国的未来更重要——访日本早稻田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天儿慧教授》,《中国学辑刊》第五辑、《社会科学报》总第1481期第1版。

11.《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唯一选择——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社会科学报》总第1478期第7版 。

12.《现代化进程是理解中国外交转型的关键——专访王逸舟教授》,《社会科学报》总第1503期第3版。

六、内参专报(共9篇,其中1篇获中央领导批示,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