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是世界上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但是也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机遇。这促使许多对该地区感兴趣的国家和公司推行“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寻求在这些经济机遇和环境保护之间获得平衡。Sofía López, Bram De Botselier 和Simon Schunz认为,尽管欧盟已明确表示支持保护该地区,但鉴于北极环境的迅速恶化,应该重新评估其打着可持续发展的幌子实则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五百年前,一个失去的黄金城的传说驱使许多欧洲人前往美洲去寻找财富。今天,一个拥有大量(能源)资源的新地区正将世界各地的人吸引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北极。在经济(主要是与能源相关的)的机遇前景的推动下,无数国家政府——无论是北极国家(加拿大)还是非北极国家(中国)还有公司,都正试图在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地区站稳脚跟,而该地区对于地球环境和气候系统十分关键。
对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将不可避免地加强所谓的“北极悖论”,该悖论体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该地区碳氢化合物的开采及其产生的后果之一——气候变化将有助于获得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这反过来又将加剧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和全球的有害影响。
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在北极悖论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关,也就是说,在利用北极地区的经济机遇的同时仍然要保护环境。
欧盟是一个关键的行动者,至少在其已经宣布的政策中,它给人的印象是希望优先保护脆弱的北极环境。按照关于“高度保护北极环境质量”的要求,欧盟制定了一项“北极地区的综合政策”,要优先考虑“气候变化和对北极环境的保护”,“北极地区内部和周围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关北极问题的国际合作”,这一综合政策似乎倾向于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而不是经济开发。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北极战略和行动,并不能证实这种倾向。尽管欧盟的北极政策可能给人的印象是“绿色”的,但仍然被参与的各方不断地讨论,尤其是欧盟的北极国家,还有一些非北极国家,如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都依旧希望能够根据“可持续增长”的概念来平衡经济机遇和环境保护需求,而“可持续增长”这一概念是欧盟2020战略的核心。
因此,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航运、渔业和旅游业等行业的经济份量将在北极国家猛增。此外,进口到欧盟28国的近70%的天然气和41%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和挪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北极地区,以上事例都有力地表明了,在这一点上,欧盟及其成员国实际上享有该地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环境保护的特权。
因此,打着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幌子,欧盟的“北极综合政策”体现了一种高度模糊的立场,因为其回避处理有关能源开采等有争议的问题,因此该政策触及了北极悖论。在北极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况下,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似乎是相互排斥的,因此需要对把“可持续发展”概念作为(欧盟)政策的指导方针的意义提出质疑。
如果不需要再在环保需求和利用经济机遇之间做出选择,欧盟应该会更努力地使其政策与其“绿色领导者”的声誉保持一致,而不是满足于这样一个广泛且不切实际的北极政策。为此,最好组织一场广泛的社会讨论,旨在为北极悖论所带来的两难困境提供政治解决方案:欧洲是否希望冒着加速环境恶化的风险利用北极地区带来的经济机遇,而环境恶化可能是无法挽回的,不是吗?
为了使这场讨论有效且合法,与有直接经济利益相关的行动者相比,更多的行动者应该参与其中,包括欧盟的非北极国家及其公民还有民间社会。虽然必须强调北极地区对保护大气的重要性,但欧盟也应该到当地去征询北极地区的原住民萨米人的意见。他们理解“绿色”的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截然相反:在2017年的《Tråante宣言》中,萨米理事会批评了北欧国家在“偷窃土地”和水资源时所实行的“绿色殖民主义”,而土地和水资源自古以来便是萨米人所有的。
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在欧盟范围内发起这样一场关于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讨论,而这种讨论是急需的,是涉及范围很广的。关键是,环境委员会等欧盟机构必须要进行这一讨论。 在2018年10月会议中,讨论的结果是委员会指出“令人担忧的是,北极地区变暖的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两倍多,这将在全球导致严重的后果”。 人们会认为,从观察到这一现象到发起一场旨在重新考虑世界上环境最脆弱地区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只是一小步。
翻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