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俄北极论坛于10月31日在青岛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论坛议题是“中俄北极合作:障碍与前景”。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锐致欢迎辞,法政学院院长刘惠荣教授致开幕词。

  陈锐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从事北极问题研究的中外学者代表在青岛聚首表示热烈欢迎,他预祝第五届中俄北极论坛顺利召开,并希望中俄两国学者在学术上广泛交流,推动中俄两国合作取得更大突破。刘惠荣院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北极相关议题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后,北极地区更是与中国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北极国家,与中国在北极问题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俄北极论坛中方召集人郭培清教授做题为“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水路倡议与中俄北极合作”的报告。他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北极东北航道三条走廊从东西方向连通亚欧大陆,但亚欧整合运动还需要一条南北走廊,建议开发利用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以便纵向整合亚欧大陆,这样对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都大有益处。他把北极东北航道称作“冰上丝绸之路”。该报告提出了中俄合作的新方向,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的北极与亚太事务主任柳德米拉(Liudmila Filippova)就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合作前景发言时指出,北极地区需要国际合作,当前俄罗斯与亚洲国家在北极事务上出现了合作新机遇。中俄双方有必要从教育、科研、经济等方面加强在北极的合作。这一中俄“合作态度”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哈尔拉姆皮耶娃(Nadezhda Kharlampieva)表示,对俄罗斯来说,俄属北极区是21世纪的能源基地,可开展国际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俄属北极区的商业化利用,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开釆、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北方海航道的开发等。

  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副研究员赵隆认为,中俄关系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有必要加强包括北极在内的地区事务的合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吴逢时阐述了全球治理中中国的“精益”战略及其在北极的活动情况。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孙凯副教授、白佳玉副教授在会议期间也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代表与来自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北极联邦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同行共40余人就中俄两国在北极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外交官代表、北极大学副校长Marina KALININA等也出席了论坛。

  中俄北极论坛于2012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发起创立,迄今已成功举办五次。论坛对中俄两国在北极的交流合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已经发展成为中俄两国北极学者之间制度化和常态化的交流平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海冰融化,北极问题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北极问题高度关切中国国家利益。俄罗斯作为中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和最大的北极国家,与中国在北极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合作互补性和诸多共同利益。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深化中俄两国在北极领域的合作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中国海洋大学北极研究的蓬勃发展贡献了力量。 

                                                                                                                                

新闻编辑:宋晗 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