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冰融化,北极地缘政治逐渐升温。
美国海岸警卫队“希利”号(USCGC HEALY)破冰船在北冰洋上航行,海岸警卫队海军少尉瑞安•卡彭特(Ryan Carpenter)透过这艘128米长的破冰船的舷窗凝视北方。“希利”号船体鲜红,卡彭特驾驶着它穿过阿拉斯加以北数百公里处的浮冰区域。
这是23岁的卡彭特第二次驾驶“希利”号破冰船。“希利”号重15.9吨,是美国军方两艘现役的极地破冰船之一。在宝蓝色的海水中,他把船轻轻转向左边,几秒钟后,船头以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穿过坚硬的白色浮冰,隆隆作响。金属的震动传遍了整个船身,这种感觉让初来北极的人紧张不安。
越来越多的人提议美国应该为可能在北极地区出现的竞争和冲突做好战略准备,卡彭特便是其中一人。气候变暖使北极航道的冰越来越少,面对中国和俄罗斯日益瞄准该地区资源的状况,美国正在研究需要建造多少艘新的破冰船,是否需要装载巡航导弹,以及如何在这个仍然不可预知的致命地区处理更多的商业交通。
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保罗•楚孔夫特上将(Paul Zukunft)最近警告说,俄罗斯和中国已经侵入美国大陆架的北极水域。该地区的面积与德克萨斯州差不多,富含石油、矿产和其他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资源可能会被开采出来。
上个月,楚孔夫特在华盛顿表示,有朝一日,北极地区的局势可能会像南海争端一样。中国在邻国反对的情况下,在南海建造人工岛屿和军事设施。俄罗斯早已提出了有争议的主张,即将其领土延伸至北极点,俄还拥有超过25艘破冰船,并且更多的破冰船正在建造之中。
俄罗斯建造的下一代破冰船不仅仅是为了破冰通行,而是为了在冰上战斗。23550型破冰船正在建造中,这种破冰船长114米,装载着海军武器和巡航导弹,被设计的很灵活机动。克里姆林宫已经公布了在北极圈以北的俄罗斯东北海岸,包括弗兰格尔岛(Wrangel Island)、科捷利内岛(Kotelny Island)和施密特角(Cape Schmidt),修建或扩建多个基地的计划,。
与此同时,中国也已抵达北极,将科考船驶入这里,同时辩称没有哪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和下面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根据一份为《海军军事学院评论》(Naval War College Review)撰写的评估报告,中国军方官员曾表示,在北极地区的主权争端可能需要动用武力。
因为全球变暖以及对俄罗斯意图的担忧,2015年奥巴马政府曾经提议建造新的破冰船。近几个月来,这项提议得到了新的关注。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但他在5月17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学院的毕业演讲中赞叹了极地破冰船的力量,并承诺本届政府将建造“很多破冰船”。楚孔夫特说,一支由三艘新的中型破冰船和三艘重型破冰船组成的舰队,在老旧破冰船退役的情况下,应该可以保证在北极和南极海域常年巡逻的需要。
“希利”号破冰船于1999年服役,但另一艘正在服役的极地破冰船“北极星号”(USCGC Polar Star)已经工作40多年了。据熟悉“北极星”号的“希利”号船员说,“北极星”号每年都要被部署到南极洲执行任务,但船员们不得不在eBay网上搜索一些很难找到的零件。新破冰船的成本目前还不确定。据报道,由于坚固的船体和发动机需要在冰中运行,因此估计每艘的成本约为10亿美元,但楚孔夫特表示,他认为成本会更少。
今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发表了一份报告,建议统一采购4艘重型破冰船,以节省成本,并建议尽快购买。报告说:“美国没有足够的装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在这些地区保持领导地位,甚至已经落后于其他的北极国家,这些国家已经行动起来,扩大了他们在两极地区的存在。”
7月28日至8月6日,《华盛顿邮报》的一名记者兼摄影师在“希利”号上随航,他乘坐海岸警卫队的一艘从阿拉斯加开普利斯本起飞的直升机抵达“希利”号,并乘坐一艘小海船离开,在阿拉斯加诺姆港登陆。在此期间,“希利”号破冰船抵达了美国最北端的巴罗角(Point Barrow)东北方向至少370公里处,然后返航。
“希利”号每年都要前往北极。今年6月27日,它从西雅图的母港出发,带着大约85名海岸警卫队成员和40名科学家,开始执行今年的北冰洋巡航任务。今年夏天,它将在北极圈内多次往返,沿途在阿拉斯加的港口城市(如苏厄德)停靠,以轮换随行科学家们,并进行补给。基于船上科学家的需求,“希利”号每次出航的任务都有所不同。在这次航行中,船上海岸警卫队研发中心的成员在浮冰中测试了无人驾驶的船只系统,其中包括一艘浮油回收船、一架四轴飞行器和一艘三米长的黄色船,这艘船被命名为“小黄人”号(Minion),与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同名。
执行此次任务的首席民间科学家斯科特•特里普(Scot Tripp)说,当他2012年初次来北极的时候,直到六七月份,从南边到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的整条航线几乎都有冰。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这促使相关机构重新进行评估,如果出现危机,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新设备。
“以前,海岸警卫队没有必要出现在北极,”特里普说,“以前,北极的海面是冰冻的,但现在不是了。现在出现了航道和邮轮,所以可能会遇到各种灾难。”虽然气候变暖,但是北极的环境依然恶劣。夏季这里的水温和空气温度约为-1℃,风速通常可达50-65公里/小时。海岸警卫队的成员穿着厚厚的雪地服、钢趾靴和安全帽在船上工作。如果有人要离开“希利”号到专门探险的小船上,就必须穿上带橡胶外壳的冬装,万一掉入水中才能以此延长生存的时间。
驾驶“希利”号的船员说,他们尽最大努力来避免浮冰,但在实在避不开的区域,用加固的船头径直冲开浮冰被认为是更安全的,而不是用船的侧身碰撞浮冰。即便如此,仍然会出现一些棘手的情况。23岁的海军少尉泰勒•皮斯(Taylor Peace)也是第二次远航北极。她说,去年夏天,“希利”号花了四天的时间才从困住它浮冰中驶出来。来自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皮斯说:“没有人情绪失控,你只能不断尝试。但其实你能做的,就是等待海风转向,这样就可以减轻冰之间的压力,每小时大概就可以至少移动12厘米。”
7月29日,环境十分恶劣,“希利”号上的科研人员在小船上连续完成了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希利”号放下一艘载着科学家团队的登陆艇,去检查“小黄人”号和其他设备的性能,这艘无人船在崎岖的浮冰之间颠簸。这艘搭载着太阳能电池板和摄像头的黄色的船,直到电池耗尽才在一处浮冰上搁浅,随后船员们把它拖回了“希利“号。海岸警卫队的造船工程师、“小黄人”号的设计者杰森•斯托里(Jason Story)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操控这些机器。”
在执行第二项任务期间,风起云涌,浓雾升腾。自2006年8月17日以来再没有在北极地区出现过的潜水活动又回归了:海岸警卫队冰潜。2006年8月17日,因海岸警卫队监管不力,31岁的中尉杰西卡•希尔(Jessica Hill)和26岁的二级军士史蒂芬•杜克(Steven Duque)在冰潜中死亡,自此以后冰潜活动中断。
海岸警卫队随后成立了自己的冰潜学校,并把冰潜作为一项主要的而非附加任务。这些冰潜员可以进行船只维护,帮助其他受困船只,或者打捞沉船。当我们在北极地区执行任务时,附近没有提供帮助的力量,”“希利”号指挥官格雷格•特拉帕上校说,“没有人会来救我们。因此,在水下检查和船体修理方面,你越能自给自足,那么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在一个寒冷刺骨的下午,两名潜水员俯冲入浮冰之间,而第三名潜水员则在旁待定以备不时之需。海船被锚定在海面一个巨大的冰块上。潜水员们惊叹于水的清澈和结晶的海冰——在北极,大约85%的浮冰隐藏在海面之下。“这就像在外太空潜水一样,”其中一名潜水员、军士长查克•阿什莫(Chuck Ashmore)说,“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你在海面下看到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构造。”
编译: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