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在2月27日报道称,美国与加拿大计划对北极的防御网络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对抗所谓的中俄在北极不断增强的军事存在。

美加两国企图夸大所谓的中俄在北极的军事存在,此举目的在于遏制中俄在北极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华盛顿放大所谓“威胁”的惯常手段。这种无中生有的指控只不过是美国增加军力和预算、加强地区军事存在与活动的借口。

尽管拜登总统上任仅一月有余,但他针对北极已经采取了许多项具体措施。如CNN在2月9日报道称,美国空军首次在挪威部署B-1轰炸机。

截止当前,就北极政策而言,拜登政府与前任政府并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区别。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军事力量的主导地位,并将不遗余力地阻止其他国家挑战其领导地位。预计拜登政府将采取措施逐步加强措施,维持其领导地位,例如增加军事存在、开展更多的军事演习以及在北极地区部署更多的核潜艇。

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北极地区,是因为北极地区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该地区蕴藏着约13%的全球尚未发现的常规石油资源和30%的常规天然气资源,此外,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

从商业运输的角度来看,北极航道是连接欧洲、亚洲与北美洲距离最短、运输最方便的海上航道。北极航道甚至有望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

北极在冷战时期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这是因为在该地区,洲际导弹与战略轰炸机的飞行路程最短。在当时,北极已经逐渐成为美国与苏联相互威慑的重要平台。

中国在北极的战略利益则在2018年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得到了具体论述,中国将自己界定为“近北极国家”,即一个靠近北极圈的大陆国家。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协定,中国在北冰洋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和特定区域享有科研、航行、飞越、捕捞、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资源勘探与开发的自由与权利。就目标而言,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目标。

中国还希望为其商业运输完成北极地区的航道开发。如果中国的商业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北极而非马六甲海峡进行货物运输,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金钱与燃料。

但中国在北极并没有军事存在,中国在该地区的活动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众所周知,北极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而美国不断增加的军事存在与活动将对环境,包括北极水域中的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加州一名联邦法官曾在2013年与环保组织一同起诉了美国海军,案由是美国海军使用声纳进行训练,而此举伤害了濒危的海洋哺乳动物。

此背景下,美国在北极大规模的军事存在,尤其是水下潜艇活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带来不利影响。由此看来,对北极构成最大挑战的是美国。

作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PLA Naval Military Studies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

 


翻译:殷纯浠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