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名美国伞兵从阿拉斯加出发,在北极上空飞行了7个小时后,在挪威北部的内特罗姆斯(Inner Troms)跳伞。北旅指挥官特耶·布鲁加德(Terje Bruøygard)说,这样的部队部署显示了美国保卫挪威和北约的能力和意愿。

上周一(3月18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Anchorage)起飞7个小时后,大型运输机C-17在飞越北极的途中接近挪威北部的内特罗姆斯,机上载有130名美国陆军伞兵,准备在塔克瓦特内特湖(Takvatnet lake)进行大规模跳伞。

当天早晨的天气条件很恶劣。风的强度是不断变化的。云层稍稍散去,但很快又落在冰湖周围被雪覆盖的山峰上。

“俯冲取决于他们是否能找到条件良好的时机,”挪威北旅第2营指挥官比约恩·安德拉森(Bjørn Andreassen)中校向《高北新闻》(High North News)解释说。

有时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一排降落伞在莫肯山(Mauken mountain)前降落下来。

“共同训练消除摩擦”

这次部署演习由位于阿拉斯加的美军第11空降师(11th Airborne Division)进行,展示了美国陆军在短时间内从世界一个地区快速部署部队到另一个地区的能力。

这次行动是“北极冲击”(Arctic Shock)演习的一部分,演习在挪威北部的内特罗姆斯举行,美军将在那里与北旅第二营一起训练。

北旅第2营指挥官比约恩·安德拉森(Bjørn Andreassen)中校表示:“我们将成为第11空降师的‘连接’部队。这需要接收他们,并带领他们回到基地,他们将在那里开展整个星期的行动。”

“北极冲击”(Arctic Shock)演习

“北极冲击”演习是最近在挪威、瑞典、芬兰北部地区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北欧反应”的子演习。这两个都是北约“坚定卫士”(Steadfast Defender)演习的一部分,这是北约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演习,在几个地区举行,持续数月。

北旅第2营

  • 挪威陆军北旅三个机动营之一

  • 已经重新装备并成为机械化步兵部队

  • 装备CV90步兵战车

  • 其任务范围涉及从国内准备到国外行动

  • 总部设在挪威北部内特罗姆斯的Skjold

  • 北旅由八个营和一个宪兵连组成

美国和挪威士兵将在莫肯射击场进行冬季训练和实地训练演习。

“对于我们这个营来说,这是一个与盟军进行联合训练的好地方。对我们来说,在冬季条件下分享作战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安德拉森说,他指出了与美国人并肩训练的重要性。

“我们花时间了解彼此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们有必要在实弹情况下支持我们,这可以消除部分摩擦。”安德拉森表示。

信号和威慑

北旅旅长特耶·布鲁加德准将强调,此次演习在快速部署中具有重要意义。

“美军第11空降师既可以空降,也可以在地面降落。这需要能够迅速将相对较大的陆地部队转移到作战区域,”他解释道,并继续说道:

“在危机情况下,我们希望有机会在必要时通过空中快速增援,这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包括从启动到降落到地面。”

他进一步强调,这样的军事部署显示了美国为保卫挪威及其盟友做出贡献的意愿和能力。

“事实上,美国人愿意在和平时期进行如此高要求的行动,也表明了他们捍卫联盟的决心。”

应急力量

第11空降师是美国陆军最新也是唯一的北极空降师。这支部队驻扎在阿拉斯加,但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北极和欧洲进行训练、演习和行动,第二步兵旅战斗队(空降)指挥官吉米·豪厄尔(Jimmy Howell)上校解释说。

“这是一支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执行任务的应急部队。对于该部门来说,能够对任何类型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是很重要的,”他告诉《高北新闻》,并补充道:

他说:“对我们来说,与我们在挪威的北约盟友合作非常重要。我们与驻扎在北极的北方旅有很多共同之处。作为两支北极部队,开展此类演习,检验了我们的准备情况,并建立了互操作性。我们将在下周与北方旅一起在这里度过,以提高我们在北极的熟练程度。”

和美国人一起跳

在塔克瓦特内特湖跳伞的其中一名士兵是挪威士兵马蒂亚斯·纳维尔萨克(Mathias Navelsaker),他是第三名跳伞者。在飞行之前,他前往阿拉斯加与美国军队一起训练。

纳维尔萨克在北旅第2营工作,之前有一年的伞兵经验。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跳了,但一切都很顺利。这次飞行出奇地舒适。C-17绝对是我跳过的最大的飞机,”纳维尔萨克说,他在降落后被授予第11空降师的降落伞徽章。

美军第11空降师

  • 位于阿拉斯加的美军第11空降师于2022年6月重新启动。美国陆军的阿拉斯加总部随后被重新命名为第11空降师。

  • 驻扎在阿拉斯加的美国陆军空降编队。

  • 经常被称为美国陆军的北极部队。

  • 这支部队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广泛的转型,以重建北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翻译:郭旭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