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在发挥它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受到限制。但是新加坡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种弱势,反而将其当成了一种力量。
亚洲国家对北极的兴趣变得日益浓厚。这个信号在2013年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亚洲国家被纳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时就显现了出来。
北极理事会是北极地区的前沿论坛,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四个亚洲国家中,中国最受媒体的关注,例如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北极参与能力的提高,包括破冰船的发展。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中国
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国意识到了中国的力量,并萌生了与中国推进北极国际议程的意愿。这是担忧和务实开放相结合的结果。
例如,丹麦对中国在北极的意图表示厌烦。2017年丹麦拒绝了中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Chinese mining company)收购格陵兰岛的一个废弃海军基地,理由是对安全方面的担心。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在发展与北极地区的商业联系。中国一直在与俄罗斯合作,沿北方航道发展航运,并达成了在阿拉斯加建造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协议。
2018年1月中国发布了首份北极政策白皮书。没有发布白皮书之前,中国的行为被解释为努力淡化其威胁北极国家利益的形象。尽管1月份发布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阐述了许多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看法的普遍猜测,包括认为北极航道如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是国际海峡的观点,引发了许多关于中国涉足北极地区的讨论。
‘近北极国家’—— 一个特别的声明
中国将自己定义为“近北极国家”。这表明中国有意反对北极国家霸权和通用名词“非北极国家”,以坚持在该地区拥有发言权。
即使在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之前,对中国参与北极方面的报道已经很多了,例如关于其在冰岛采矿权益的讨论以及对北方航道现代化的投资。
然而,与此同时,所有对中国的关注意味着其他亚洲国家的北极行为没有被报道。新加坡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新加坡在北极
与中国不同,新加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良性的国家形象。因此,新加坡追求北极利益的方式受到的关注较少。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在发挥它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受到限制。但新加坡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一种弱势,反而当成了一种力量。
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由于自然资源极度缺乏,新加坡不得不依赖其邻国马来西亚的淡水资源。尽管新加坡在军事防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2018年占其预算的18%以上——但它没有使用武力的历史。
新加坡也与东西方国家有着积极的关系。新加坡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积极的战略性防务关系。
新加坡对政治的务实态度推动了其国防和外交政策。新加坡敏锐地意识到,它在当前全球航运网络中的主要地位对它的经济和生存至关重要。
北极航道的发展对新加坡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将改变航运的路径,削弱新加坡的经济。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新加坡致力于参与北极的发展。
新加坡可能会在造船和其他航海技术领域提供援助。例如,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新加坡正在推动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的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就是一个重点。
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减缓了双边关系的步伐,但双方都对这种关系持开放态度,持续的西方制裁使新加坡对俄罗斯更具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致力于成为北极国家和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盟友。新加坡已经加入了北极理事会关于候鸟迁徙的北极动植物保护工作小组,并于2018年1月举办了一次研讨会。
它还创建了新加坡——北极理事会常设参与合作方案,以便在新加坡向来自北极地区的原住民提供免费的教育机会。
新加坡与俄罗斯关系的深化,参与北极合作以及对双方的影响,都被关于中国的北极野心和投资的讨论所掩盖。
这次是改变我们对亚洲参与北极事务的看法的时候了。否则,对中国的过度关注将使我们看不到其他国家参与北极的意图和行动。
作者简介:
Danita Catherine Burke是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国际政治和北极研究博士后。Andre Saramago是Universidade Lusíada Porto国际关系学的助理教授。
翻译:王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