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来,人们对北极越来越感兴趣。对于地缘政治分析家来说,关注的焦点在于它作为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大国竞争的下个舞台的潜力。他们对俄罗斯的军事化以及中国不断增长的对诸如格陵兰和冰岛等地的经济兴趣感到忧虑。与此同时,能源政策制定者们正在考虑该地区使欧洲摆脱对中俄两国的能源依赖的潜力,并且正在思考新航线(即北方航道和西北航道)能够在缩短的贸易航线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减少对俄罗斯油气进口的短期依赖以及对诸如北极沿海地区的风力发电、水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长期依赖,北极为能源安全提供了机会。

今年4月,欧洲议会发布了关于北极问题的最新报告草案。预计欧盟的新北极政策将定于2021年发布。在这份草案中,欧盟提议走一条中间道路,承认高北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现实,同时也为影响北极所有利益攸关方的跨国问题(如气候变化、污染)的合作开辟一条道路,并就渔业的关键问题达成协议。

北极地区的竞争

从历史上看,北极是否一直是竞争之地取决于你询问的对象。人们普遍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北极一直是一个象征着和平与国际合作的地区。1996年成立的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1991年成立的北方论坛(Northern Forum)以及其他区域组织似乎都支撑着这一观点,并推动合作成为可能。但是,尽管机构激增且无实际冲突,可能导致竞争的地缘政治因素却并没有消失。

以美国抵制中国在北极的存在为例。举例来说,当中国表示有兴趣投资格陵兰岛包括机场和港口在内的基础设施时,美国宣布向格陵兰岛提供1210万美元的一揽子援助,以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当时的特朗普总统甚至提出了购买格陵兰岛的想法。随着北极海冰史无前例的融化,称自己为“近北极国家”的中国表示,在经济方面有兴趣与俄罗斯合作建设北方航道的基础设施,并在格陵兰岛和冰岛投资。

进入北极的机会越来越多,也导致了该地区军事活动的增加。当俄罗斯重新开放了50多个前苏联基地、建造了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并在具备北极运行能力的军事力量方面投入巨资时,很容易看出欧洲及其盟友如何能够接受这种竞争买单。这些问题并非无关紧要的担忧,它们是欧洲必须应对的真切存在的地缘政治现实,但肯定不仅仅是俄罗斯。想想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在北极地区不断增加的军事飞行和海军演习。挪威最近也批准在北极建立一个新的航空站,用于建造新的飞机。该飞机将采用潜艇探测技术以及鱼雷来消灭敌对潜艇。在美国,随着北极的开放,提高北极意识的需求也显而易见,美国武装部队的所有军种首次制定了北极战略。

高北地区的合作

报告草案的重点在于合作的可能性;北极不必陷入被认为是竞争之地的旧模式。相反,它可以成为在共同关切的领域进行合作的场所,比如气候变化、污染以及渔业协议。最有意思的是,报告草案承认,了解北极的环境状况还需要明确和考虑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

欧盟所有北极政策的基础是其三大支柱: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因此,任何依赖这些支柱的欧洲政策都必须开始于合作,而非竞争。既从中受益又在国际层面进行合作的政策领域并不缺乏。例如,6月生效的《中北冰洋渔业协定》(Central Arctic Ocean Fisheries Agreement)代表了在北冰洋中部进行无管制商业捕捞的合作方式,参与国家包括加拿大、中国、丹麦、欧盟、冰岛、日本、挪威、俄罗斯、韩国和美国。北极国家还同意就各种协议进行合作,包括《北极海洋石油污染预防与应对合作协议》(Agreement on Cooperation in Marine Oil Pollution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the Arctic)。随着以北极地区为首的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普遍,研究这些跨国问题的政策和合作将持续出现。

想想最近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它清楚地阐明了全球持续变暖的后果,不仅是全球性的,也包括北极地区。无论这意味着创建可持续的北极渔业管理,保护本土文化和习俗,石油污染和准备,还是采取更广泛的北极环保政策,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有机会解决这一全球人类安全问题。

优先考虑合作并不意味着抛弃地缘政治现实,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合作的机会。人们很容易陷入竞争故事的陷阱,但是北极环境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会因为抵制这种诱惑,并在应对影响我们所有人的跨国威胁方面优先开展合作而变得更好。

上述言论代表作者的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本平台或其任何成员的立场。

 

 

翻译:滕晓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