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国应对北极地区安全挑战的政策一直是一个难题。作为仅有的五个可以直接进入北冰洋的国家之一,美国在试图应对北极的一系列挑战时拥有特殊的地位,这些挑战包括中国对于海洋治理的战略投资,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军事侵略。
然而,在国家政治方面,北极却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北极作为因全球变暖而日益受到明显影响的地区,另一方面,对于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阿拉斯加州来说,北极是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地区。这两种对立阻碍了美国看到更大的地缘政治愿景。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
2022年,北极地区的基本情况和俄罗斯在该地的利益并没有改变。海洋法作为一个法律框架,赋予所有北极国家——包括俄罗斯和美国——在资源方面的权利,并阻碍了“极地军备竞赛”。俄罗斯依靠北极来继续扩大其石油工业,即使它将出口从欧洲转向亚洲。在军事上,对俄罗斯来说,北方舰队(Northern Fleet)——其战略舰队之一,拥有核潜艇——周围的稳定和管控也是至关重要的。自2005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在对北极的军事力量进行投资。
2022年冬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没有改变这些事实。2022年真正改变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估俄罗斯的行动。“与俄罗斯在北极存在共同利益”的假设正在受到质疑。俄罗斯在北极也能成为修正主义大国吗?我们对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目标和意图的成本效益分析是错误的吗?
美国和北约(NATO)不能过于自满。制定规划和实施威慑才能确保北极不会成为新的战场。这对美国的北极安全态势意味着什么?美国必须以至少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将北极的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概念化。
阿拉斯加——国土防卫
首先是关于美国领土中涉及北极的部分,即阿拉斯加。这个美国最大的州常常被其他“低纬度地区”遗忘,该地存在着当地和全国都关注的安全挑战。
通过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与俄罗斯的共同边界,可以接近俄罗斯远东地区(Russian Far East)的战略力量。因此,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越紧张,就越需要空军能够控制和应对俄罗斯在白令海峡的飞行活动。此外,俄罗斯逐渐将整个北极海岸线——从西欧的挪威一直延伸到远东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海岸——视为其弹道导弹可触及的战略领域。随着白令海峡以北冰层不断融化,以及对该地区民用和军用交通增加的预期,俄罗斯也增加了对抗阿拉斯加的军事演习活动,这激怒了阿拉斯加的渔民
此外,阿拉斯加正经历着人们提及北极安全问题时最常想到的事情,即海岸侵蚀的直接影响、不断变化的冰层条件以及适应当地社区和应急能力的需要。在这里,美国海岸警卫队(US Coast Guard)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软”安全挑战,从应急响应到渔业检查。因此,三艘极地安全船正在建造中,第一艘船将于2025年服役,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里,海岸警卫队一直呼吁增加新的装备。
北大西洋——向盟国提供援助
然而,并非北极的所有地区都是一样的,美国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面临的挑战与美国在北极面临的第二组挑战是不同的:它们面临的挑战跨越了极地。如果北约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沿着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或芬兰的边界进一步向南爆发,由于俄罗斯核潜艇驻扎在科拉半岛(Kola peninsula),这场冲突可能会迅速蔓延到欧洲北极地区。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苏联解体后冷战时期的重演。
因此,美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北大西洋和挪威的北极安全行动和演习中。2011年,美国认为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减弱后,于2018年“重新激活”负责北大西洋的诺福克(Norfolk)第二舰队。同年,在北欧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三叉戟接点”(Trident Juncture)期间,哈利·S·杜鲁门号航空母舰(USS Harry S. Truman)成为冷战结束以来第一艘航行在北极圈上方的航空母舰。B1轰炸机、海狼级(Seawolf-class)潜艇和美国海军陆战队(US Marines)都日益活跃于挪威和北极地区,作为军事演习或“轮换部队”的一部分。
这不仅是因为北欧国家请求威慑和监视俄罗斯,而且这些行动也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来自北方舰队的军事力量对东部沿海地区构成了威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在北大西洋和欧洲北极地区威慑俄罗斯的工作变得更加紧迫,但这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只要俄罗斯对西方带有侵略意图,就值得关注。
战略挑战——中国在世界的姿态
第三个挑战不可避免地又回到了对中国的关注——不仅在北极,而且在美国的全球态势中也是如此。事实上,特朗普政府(Trump administration)和国务卿蓬佩奥(Secretary of State Pompeo)开始强调中国在北极的 "威胁",并不是因为中国在北极采取了任何具体行动。相反,这是美国和中国之间更广泛的系统性竞争的结果,因为中国正在通过外交努力扩大其军事力量和全球影响力。
2018年,中国在第一份北极政策文件中称自己是“近北极国家”。中国一直表现出对北极的兴趣,投资北极国家的各种自然资源项目,并参与开发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俗称“极地丝绸之路”)一部分的北方航道(Northern Sea Route)。中国还在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或北极海洋渔业协定(Arctic Ocean Fisheries Agreement)等与北极相关的论坛上投入外交资源。
然而,中国既不是北极国家,也没有在北极的权益、主张或能力。就像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中国在北极地区对美国来说最差也是一个长期战略挑战。
既要遏制又要与俄罗斯对话
因此,美国在北极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阻止俄罗斯在北极采取任何侵略行动和避免挑起这种行动之间谨慎地取得平衡。除了立即展示武力和联盟团结,这还包括如何避免冲突的另一方面:与俄罗斯对话。
北极有一些“软安全”的挑战,实际上需要俄罗斯的参与,需要科学合作来确保美国和俄罗斯的渔民遵守渔业配额和规则。否则,阿拉斯加和西部海岸线上许多人赖以为生的资源就会减少,甚至最终枯竭。
当一艘载有美国游客的游轮,或者一艘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Russian Yamal Peninsula)向亚洲港口运输石油的船只在白令海峡搁浅时,俄罗斯和美国都需要立即做出反应,以防止伤害自然和生命。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作出应对措施,俄罗斯和西方科学家之间在环境研究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
摆脱二元对立的局面
21世纪的北极正在从全球事务中一个被忽视的、相对平静的空间转变为一个三大洲和几个大国交汇的地方。它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快的地区,同时作为一个地缘政治地区,除了北欧国家外,它还包括俄罗斯、美国、欧盟(EU),以及中国。
然而,美国的争议一直以象征性的姿态被困在关于是否应该继续在阿拉斯加进行资源开采的全国辩论中。为了避免这种争吵,北极地区在当地(阿拉斯加)、地区(北极)和全球(系统性)地缘政治中的地位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扩大其对北极利益和相关事务的思考。保卫阿拉斯加的国土,安抚北大西洋的盟友,利用北极作为挑战中国的舞台,需要不同的工具和方法。
北极正从一个普通的地区转变为一个具有地方、区域和全球安全问题的特定区域——这应该反映在美国政府讨论和描述北极安全的方式上。整合各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认识到需要与俄罗斯进行对话以处理其中一些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最终目标是避免在北极地区发生直接冲突。
作者简介:
Andreas Østhagen,博士,北极研究所(The Arctic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挪威奥斯陆(Oslo)弗里德约夫·南森研究所(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挪威北方大学商学院(Nord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高北中心(High North Center)的附属研究员,并任教于奥斯陆Bjørknes大学。他还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北极倡议(Arctic Initiative)和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极地研究所(Polar Institute)的富布赖特(Fulbright)研究员。
翻译:夏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