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俄罗斯、芬兰和瑞典在内的八个北极国家都将北极地区作为合作与发展的重点。然而,近些年,印度和中国等非北极国家对该区域的兴趣与日俱增。
北极之所以成为焦点,并不令人意外。该地区蕴含着估计高达900亿桶的石油和约1.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北极的资源储备显得尤为宝贵。除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北极还为基建开发、采矿业和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北极地带也横亘着一系列重要的交通线路,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要数北方航道。随着极地冰层的逐渐融化,这一航道越发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全球物流网络的多元化带动了新港口和管线的建设,而北极丰厚的矿产资源库,包括珍贵的稀土金属和钻石,也吸引了矿产投资者的目光。
俄罗斯在北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拥有超半数北冰洋海岸线的俄罗斯,其科技潜力孕育了丰硕的国际合作成果。此外,俄罗斯将远东和北极的发展列为21世纪战略优先方向。根据《2023年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概念》第17节的阐述,其外交政策战略目标着眼于建立公正、持久和平的国际框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保障各国和各民族的和平共存和可持续发展;并致力于发展基于互利与平等原则的国际合作,同时通过多边外交途径保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该政策文件的第五部分,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地区聚焦进行了详细说明,北极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欧亚大陆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其目标在于与那些对俄持建设性立场的非北极国家构建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推动北极地区的国际事务、包括北方航道基础设施的发展。
欧亚大陆
欧亚大陆长期在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与北极地区密切相关。北极地区国际互动的关键参与者通常位于欧亚大陆,而北极本身对欧亚国家的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如今,北极地区在确保欧亚大陆能源、水资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潜在的交通物流走廊地位。外交政策概念还着重强调加强与欧亚大陆上友好主权力量和发展中心的联系,并与俄罗斯未来世界秩序保持一致性。因此,俄罗斯致力于进一步巩固与中国的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加强与印度的特权战略伙伴关系。在北极合作框架下,欧亚大陆国家最有前景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和绿色能源、航运和物流、气候和环境保护以及科学和教育。
在能源领域,北极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储备。北极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传统燃料储备,而是在全球能源转型条件下,这些能源的价值正在减少。北极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北部沿海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平均风速,这使得它们在风能开发方面具有吸引力。
在确保水资源安全方面,北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北极的冰层储藏着全球约70%的淡水储备,这些储备可以用于弥补不断增长的淡水短缺。北极问题专家科林·伍德-多尼利指出,未来,北极国家之间的领土主权问题可能成为国际法争议的一个领域。
北极的海冰与欧亚大陆的气候安全紧密相关,因为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导致世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或者整个国家被淹,尤其是一些小岛国。因此,维持北极地区的自然气候稳定对于欧亚大陆国家的“本体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欧亚大陆启动了一个名为“第三极过程”的项目。它是一个为解决“第三极地区”(喜马拉雅山脉)水资源安全问题而设立的国际对话平台,那里也正在发生大规模的冰川融化,但目前在应对这些气候变化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工具和方法。俄罗斯在北极地区解决类似问题的科学实践经验可以成为解决“第三极地区”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这也是中国、印度以及其他欧亚大陆国家所感兴趣的。
最后,北极在加强欧亚大陆基础设施联系方面具有关键意义。例如,使用北方航道将使得从东亚北部到欧洲的运输路线距离缩短约2.5倍,相较目前的路线而言。尽管北极运输路线存在一系列客观问题,从中期的展望来看,它们有可能对传统路线构成严重竞争,尤其是考虑到它们正在成为武装冲突区域,包括大国的卷入。
中国与印度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对北极地区的兴趣稳步增长,其在北极的重点国际合作领域包括能源、交通与物流,以及气候和生态。
中国对北极能源领域表现出最大兴趣。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所占比例为20%,另外9.9%属于中国“一带一路”基金。在2023年美国对“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实施制裁之前,该项目还有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参与,它们合共持有20%的股份。2023年12月,这些公司向美国政府请求对该项目的制裁予以豁免。此外,中国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八号也用于在喀拉海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就绿色能源领域而言,中国和印度都对与俄罗斯在北极科考站“雪花”合作,特别是其面向氢能源的特点,表现出浓厚兴趣。
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北极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北方航道作为过境运输路线的发展。
2015年,俄罗斯远东与北极发展部与中国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关于北方航道合作的协议。2023年3月,俄中双方初步达成了成立俄中联合工作机构发展北方航道的协议。2023年4月,中国海事局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签署了海上执法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备忘录是在“海上巡逻-2023”演习期间于摩尔曼斯克签署的,中国代表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演习。
至于印度,它也对在交通和物流领域与俄罗斯开展合作表现出兴趣。据报道,2023年9月,俄罗斯远东与北极发展部部长阿列克谢·切昆科夫与印度海港、航运和水路部长萨尔班丹·索瓦拉进行了会晤。此外,在2023年的东方经济论坛上,印度同意让印度海员在俄罗斯海事大学接受培训,该国还提出在本国造船厂建造非核动力补充船只用于北方航道。
在生态和气候领域的合作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和印度都是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该理事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北极自然和气候状况进行监测和观测。
中国在进行联合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在斯瓦尔巴德群岛拥有科研基地,并组织定期北冰洋海洋科学考察。然而,印度对与北极自然气候条件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兴趣将会增长。这是因为对于印度来说,发生在“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北极地区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一个维度,但与积极推进对俄罗斯建设性政策的国家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有助于欧亚大陆基础设施联通、欧亚合作和整个北极地区的发展。
翻译: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