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在北极冰原的一片安静区域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艘360英尺长的核潜艇冲破了厚厚的冰层,浮出水面。大西洋舰队的分队之一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设法穿过了冰层,它的指挥塔像座黑色纪念碑一样屹立在炫目而又广阔的白茫茫的冰原上。

       然而它却并不孤单。通过乘坐阿拉斯加基地的降落伞或直升机,近二十四位美国军事人员正等待着哈特福德号隆重登场。整个场景是冰原演习2016的一部分,如此设计是为美军进入北极圈北部斗争而做的准备。

       不管哪方在北极地区历来都不具备军事优势。北极的气候,尤其是冬季让它变得格外不适合人类生活。漫无边际的冰原和匮乏的陆地使得在那里驻扎军队变得十分困难。军事前哨一般范围也仅限于北极研究、早期预警和气象站。

       总的来说,北极并不值得为之而战。

       然而全球变暖却正改变着这一切。不断上升的气温导致北极海冰不断减少。冰的减少意味着以前无法开采的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现在却有机会获得,同时完全有可能提供一条全新无冰的服务北半球的北极航线。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冰封的海水之下具体蕴藏着哪些丰富的资源,但美国能源部预估全球未探明的资源中有13%或者说900亿桶都深藏于北极尚待开采。这些资源足够人类消费2.5年。美国能源部同时还预估北极拥有全球30%的未探明天然气。

       依据国际法,所有国家都有权独享本国领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资源。例如,一个挪威的岛屿即使只有一英里宽,但在200海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的资源都属于挪威。同样道理,从陆地延伸到海洋中的大陆架也赋予它所在国占有其地下资源的权利。

       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直接宣称拥有北极领土,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都在北极圈北部拥有领土。中国也试图参与到争夺中,但在其寻求影响力的过程中却一直受困于它在北极没有实际领土的事实。

       俄罗斯一直在宣示其对北极的所有权甚至到了超乎理性的程度。2007年,俄罗斯机器人潜艇在北极插上了本国国旗。俄罗斯宣示对北极所有权的理由是其大陆架领土的延伸部分罗蒙诺索夫海岭经过北极。

      俄罗斯也准备以实际行动声援其主张:单2015年,它在北极圈北部就新建了六个基地,包括16个深水港和13个机场。俄罗斯已经部署了先进的S-400远程地空导弹,以及“堡垒”号超音速反舰导弹来保卫北极基地。北极的辽阔意味着这些武器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但它们确实建造了强化的基地,这为允许俄罗斯舰船、飞机和北极训练军队进入有争议的领土搭建了跳板。

       预计今年俄罗斯空降部队有望在北极地区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

       平心而论,俄罗斯的确在北极圈北部拥有大量领土,它也有权保卫自己的领土。从中立的角度来看,军事演习和基地建设是自我防御的典型手段。不管俄罗斯对北极的主权宣示有多么宏伟,对乌克兰的侵略和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专制政府都威胁到了这些新的军事发展。

       美国在北极圈北部没有主要基地,但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准备进行尝试。去年年底,陆军和空军的联合演习中暂时部署了史塞克战车前往美国最北部地区之一的阿拉斯加戴德霍斯。海军正在洽谈在冰岛建设飞机基地,首次作战的空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也将在阿拉斯加投入使用。所有选址都位于北极圈南部。

       北极如果发生战争会是什么样子?那将是两场战争:首先是与人类敌人的战争,这通常发生在数百英里之外也很少有人能看到,另一场就是多种因素的持续战。所有战争都试图将你置之死地。为更好地避免在冰面操作,战争一般都通过飞机和潜艇来进行。

       独特的气候和平坦而无特色的地形意味着装载足够火力的远程潜艇和飞机将扮演决定性角色。能在恶劣天气中生存的自主无人驾驶飞机将变得尤为有用。大量的地面部队将变得难以管理,因此小型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将被训练使用降落伞、滑雪、或通过潜艇潜入海底来攻击和防御孤立的北极基地。也正因此,在这样一个凄凉而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搜救被击落的飞行员将是十分必要的。

      北极,环境广袤而严酷,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地置身事外。但气候变化使这一地区变得对每个人来说都更加有用——这意味着需要发展能力来宣示对其主权或者至少拒绝把它拱手让人。北极地区的战争可能是人类在对环境影响上所导致的第一场冲突——但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编译:卢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