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研究成功,同时观测到南北极臭氧浓度。

韩国极地研究所(所长姜成浩)表示,韩国国内唯一破冰科考船“ARAON号”正式结束85天的北极航海科研,已经抵达韩国光阳港。

在此次北极行程中,“ARAON号”与南极场报告科学基地同时观测了平流层臭氧浓度。能够在74度以上的高纬度海洋极地地区同时进行平流层观测,这在韩国极地研究史上尚属首次。从2015年开始,极地研究所就在张保皋基地将臭氧监测设备悬挂在气球上,时刻监测高度伴随的臭氧浓度变化。

此外,极地研究所还成功捕捉到了东西伯利亚海海底堆积物中流出沼气的现场画面。据悉,东西伯利亚海是加速全球变暖且沼气大量释放的地区。早在2016年,“ARAON号”就监测到表层水中探测大气浓度的30倍以上的高浓度的甲烷,并在此后5年间一直对甲烷泄露地进行持续追踪。

此次北极航海在确保未来资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采访,极地研究所找到了埋藏着被称为海底"黑色黄金"的锰结核的地区,还获得了章鱼、红蟹、北极鳕鱼等40多种海产品。此外,极地研究所的水中无人机还拍摄了北极鳕鱼栖息在海冰之间的画面。

据了解,为了持续观测北冰洋和周边海域的变化,极地研究所做好了万全准备。为查明韩国附近海域的高温天气原因,在进入北冰洋之前,科考船于白令海处便设置好了海洋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并将从此处获得的信息通过卫星每小时传送到国内。

今年,北冰洋预计将成为自2010年以来海冰解冻最多的一年。由此,这也给在西北极海楚科奇海(Chukchi Sea)、东西伯利亚海的探测和观测带来了巨大阻碍。据推测,这也是受格陵兰岛、加拿大群岛周边多年生海冰向西北极海移动的影响所致。

此次北极航海受到了韩国海洋水产部研究开发课题“极地海洋环境及海底调查研究”,“查明亚太地区朝鲜半岛周边的高温现象及构建预测系统调查”等项目的一系列支援。此外,在韩国国内艺术界创作活动领域中,许多视觉领域的韩国艺术家也一同登船,还包括执行韩国新北方政策的韩国海军长官等都一同前往。

韩国极地研究所所长姜成浩(音译)表示,本次北极航行突破了新冠疫情和海冰溶解等重重阻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观测和勘探资料。他还表示,为使得这些经由“ARAON号”带来的“北极礼物”充分应用于韩国未来发展建设,当下,极地研究所正进行全力加紧后续研究和探索。

 


编译:张甲媛

阅读原文